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交通运输部发文,

加大航运建设,重点推进铁水联运、江(河)海联运,水泥运输半径有望进一步扩大,区域壁垒或将打破。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推动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交通运输部发布

《交通运输部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组织编制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和省级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海河兼备的省份,要统筹

做好沿海与内河、港口与航道的协同发展

。新纳入全国规划的11个主要港口,原则上要在2025年前编制港口总体规划。

沿海港口聚焦重点货类专业化码头、多式联运港区和存量设施优化利用,

合理确定建设目标、重点项目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内河水运聚焦2.5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达标任务,着眼2030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明确本地区发展建设目标,梳理重点项目,建立健全推进机制。

《意见》提出,优化主干线大通道,

有序推进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干流等干线航道扩能升级

,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长江干线,重点提升上游等级、打通中游瓶颈、优化下游通道,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前期工作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口航道。西江航运干线,重点加快一级航道上延至南宁,

稳步推进船闸扩能,优化出海航道通航条件

。京杭运河、淮河干流,重点推动船闸扩能和航道整治工程。

持续推进平陆运河建设

,指导深化湘桂、赣粤及浙赣运河前期研究论证。

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航道一体化,以集装箱江(河)海联运通道为重点全面推进未达标航段建设,加强江(河)海联运通道航道标准、船闸尺度、运输组织与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高效衔接,加快推进大芦线、杭甬运河等内河航道建设。优化提升珠三角航道网络,重点加快北江、东江航道建设,提升顺德水道、莲沙容水道等航道等级,高效衔接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

《意见》还要求,按照“整体谋划、逐条推进”的原则,结合运输发展需求,有力有序推进支流航道未达标段建设,提升干支通达度。

加快赣江、汉江、沅水、乌江、嘉陵江、岷江、沱浍河、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黔江、闽江等处于全线达标攻坚阶段的重点航道建设

,统筹其它支流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国境国际通航河流航道建设。协调保障航运用水,推动内河航道建设,促进航运与水利融合发展,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优化运输结构,

强化大宗散货公转铁、公转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着眼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挥水运比较优势,推进与其它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通多式联运堵点卡点,加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与港口枢纽的统筹规划、有效衔接,着力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新建大宗干散货、集装箱作业区具备条件的,应同步规划建设进港铁路。

以铁水联运、江(河)海联运为重点

,强化运输组织、信息共享、规则衔接,大力发展以“一单制”“一箱制”为重要载体的多式联运体系。引导和鼓励港航企业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全链条定制物流服务,积极发展全程物流、供应链管理,发展冷链、商品汽车、化工等专业物流。

近年来,受房地产投资下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水泥需求大幅度下滑。

业内预计2024年国内水泥产量将跌破20亿吨,十年内国内水泥需求将下降到10亿吨左右

伴随着需求的下滑,水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今年以来国内多地爆发价格战,

水泥价格

一度跌破200元/吨,即便是以往的热点区域长三角、珠三角也未能幸免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水泥跨区域流动加大。就在不久前

,两广水泥

熟料

甚至远赴东北开辟市场

长久以来,水泥都是公认的“短腿”产品,随着水运建设的推进,长江、西江等主力运输通道运力提升,加上铁水联运、江(河)海联运的实施,

水泥运输半径不断增加,水泥市场的区域特性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被进一步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