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连接着四川与西藏,全长2115公里。

沿线风景秀丽,气势磅礴,每年吸引着无数自驾游爱好者前来一睹其风采。

然而,这条公路也是极其危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川藏线上停放着许多被人遗弃的豪车,其中不乏价值数百万的超跑和豪华车型。

据统计,川藏线上被遗弃的汽车数量约300多辆,品种年代不一,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只剩下一个空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车主们又是出于何种原因将爱车遗弃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遇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车辆严重损坏

川藏线所经之处,地处高原,气候多变,极端天气频繁。

在这种环境下行驶,任何车辆都可能遭受严重损坏。

比如遇到暴风雪天气,车辆可能被大雪埋没;遇到暴雨,可能会被冲入河流;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车辆也可能被掩埋或撞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8月,就发生过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

当时,一辆从四川自驾前往西藏的越野车在川藏线上遭遇山体滑坡,被巨石砸中,车上5人全部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事故震惊了整个社会,也再次警示了川藏线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车辆损毁程度往往超出了修复的可能,车主别无选择,只能将其遗弃在路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无法继续行驶

川藏线路况极其复杂,沿途存在许多急弯、陡坡和狭窄路段,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此外,在这种高原环境下长期行驶,车辆也更容易出现故障。

2016年,就有一支由法拉利和玛莎拉蒂组成的豪车车队在川藏线上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发仅一天,其中一辆玛莎拉蒂就报废在路边。

接下来的几天里,法拉利的轮胎脱落,前保险杠撞坏,底盘擦伤不计其数。

最终,这支车队有6辆玛莎拉蒂和1辆法拉利被迫遗弃在川藏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事故或故障,如果无法就地维修,车主只能被迫将车辆抛弃。

毕竟在这种偏远地区,拖车和维修的成本都极为高昂,有时甚至超过了车辆本身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主和车辆在高海拔地区不适应,发生高原反应

川藏线大部分路段都处于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这对于人和车辆来说都是一大考验

很多车主和乘客在进入高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如头痛、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019年,一对自驾游夫妻在川藏线上行驶时,突然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下车寻求帮助时不慎跌入山沟,最终遇难。

妻子虽然获救,但由于高原反应的影响,已经失去了驾驶能力,只能将车辆遗弃在路边。

与此同时,汽车在高原环境下也会出现动力不足、冷却系统故障等问题。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为了保命,车主们只能临时放弃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拖车和维修成本太高而放弃

即使车辆并未受到严重损坏,很多车主也选择将其遗弃在路边。

这是因为,川藏线上拖车和维修的成本实在太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运输成本和人工费用都很高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一辆普通轿车为例,如果在川藏线上出现故障,需要叫拖车将其拖到最近的维修点,光是拖车费就不止几千元。

如果再加上维修费用,对于一些便宜的车型来说,这笔费用可能会超过车辆本身的价值。

因此,出于经济考虑,部分车主干脆选择放弃爱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如此多的豪车被遗弃在路边,你是否也心生觊觎,想要将其捡回家呢?

然而,当地人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扎心的回答:“吃过哑巴亏,不敢要。”

原来,他们早就尝试过捡拾这些被遗弃的豪车,但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就发生过捡车后被原车主"索要"回去,甚至受处罚的案例

在过去的几年里,当地人确实曾经捡拾过一些看似完好无损的被遗弃豪车。

他们费尽心思,将这些车辆拖回家中,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修复。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驾车上路的时候,原车主却通过GPS定位找上门来,要求归还爱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现代汽车上都装有GPS定位系统,即使被遗弃,车主也可以轻松找到它的位置。

当地人虽然出于好意捡回了这些车辆,却被原车主视为"侵占他人财物"。

有的车主直接报警,将当地人告上法庭;有的车主态度暴躁,甚至对当地人进行人身威胁。

最终,当地人不得不将修复好的车辆归还给原车主,所有的努力和花费都付诸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这些车拖回去维修难度大,成本高且得不偿失

即使没有被原车主"索要"回去,将这些被遗弃的豪车拖回家中也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

川藏线上很少有专业的拖车公司,当地人只能自行想办法将车辆拖回。

而这些豪车自重较大,拖车的难度和风险都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将车拖回来,修复的费用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豪车的维修成本本就很高,加上运输和人工费用,总价可能会高达几十万元。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笔费用根本无法承受。

而修复后的车辆,由于没有过户手续,当地人也无法获得所有权,只能将其作为"二手货"低价出售。

可以说,将这些被遗弃的豪车拖回去修复,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这些车拆解当废品卖也困难重重

有人或许会说,就算不修复整车,也可以将其拆解,把有价值的零部件当作废品卖掉。

然而,在川藏线这种偏远地区,这种做法也是困难重重。

沿线人口密度极低,根本没有废品回收市场。

就算有,运输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这些被遗弃的车辆中,有价值的零部件往往早就被路人顺走了,剩下的都是些没人要的残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这些车辆拆解也需要一定的专业工具和技术,对于当地人来说,难度不小。

但还是由当地人来做这个事,尽量寻找一些值钱的零件。

也正因此,很多被遗弃在路边的汽车最终只剩下一个空壳,就连车门、轮胎、座椅等部件也被拆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拆解的汽车渐渐成了路边的"垃圾",不仅影响了交通,也污染了环境。

为了维护公路环境,当地政府不得不出面,定期清理部分遗弃车辆。

不过,他们也会保留一些作为警示,提醒过往车辆谨慎驾驶,避免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驾需注意安全

每逢节假日或旅游旺季,川藏线上车流量都会剧增,发生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2020年国庆节期间,就有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川藏线上,造成10余人死亡。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驾驶员对川藏线的路况估计不足,加上疲劳驾驶、超车等违规操作,酿成了惨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对于自驾游爱好者来说,这些被遗弃的汽车无疑是一个警示,提醒他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路况,控制车速,谨慎驾驶,避免爱车也遗弃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5月至10月被认为是川藏线最佳的自驾游时节,气候宜人,风景如画。

但这一时期也恰逢西部地区的雨季,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所以自驾游爱好者在这一时期更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8月,一场特大暴雨就导致川藏线多处路段中断。

有自驾游队伍被困在半路,他们不得不将车辆临时遗弃,步行数十公里,才得以脱困。

这次事件再次说明,川藏线上的自然灾害往往来势汹汹,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川藏线上被遗弃的汽车,无论是豪车还是普通车型,都是其主人在艰难环境下的无奈之举。

对于当地人来说,捡拾这些车辆风险太大,收益太小,所以才会产生"吃过哑巴亏,不敢要"的想法。

而对于自驾游爱好者来说,这些被遗弃的汽车则是一面警示的镜子,提醒他们切记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免重蹈覆辙,遗憾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