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区全面盘活耕地资源,激活“沉睡”的土地,耕地开始“复活”,撂荒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走进湘江新区莲花镇三和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田野的清香。种粮大户黄仕其正在查看稻田的储水量和禾苗的生长情况,对稻田进行管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粮食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也一年比一年有干劲!”黄仕其高兴地说,镇里面搞了耕地复耕复种,把以前的荒田变良田,现在一亩水稻收入大概有1200元,极大地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去年3月,黄仕其带头承包了村里1100亩新恢复的耕地,种下800余亩双季稻和200余亩一季稻,一亩地收入达到上千元。

在黄仕其的影响下,莲花镇掀起了一股从抛荒到抢种、从个体到群体、从手提肩扛到智慧农业、从单打独斗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热潮,五丰村、桐木村、莲花社区的种田大户纷纷加入了荒田复耕的队伍。

黄仕其口中的耕地复耕复种便是莲花镇创新的耕地“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模式。2022年开始,莲花镇启动千亩耕地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将耕地恢复、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资金有效结合,同步配套建设机耕道、沟渠水系等农业基础设施。

“我们优先从集中连片区域及其周边入手,让恢复的耕地成为实实在在的增收地。”莲花镇党委书记吉文斌说。

恢复耕地的成本谁来负担?湘江新区财政采取“以奖代补”资金补助方式,每亩最高可奖补5000元;2023年,根据实际需求又额外增加3000元。湘江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处处长伍志光介绍,两年来,莲花镇新增恢复耕地2000多亩,投入资金约2100万元,每年可实现粮食增产280万斤。

莲花镇复耕复垦的成功是湖南湘江新区有序有效推进耕地复耕复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湖南湘江新区在全省率先编制《湘江新区集中连片耕地综合整治规划》,将耕地恢复、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开发等各类涉农资金有效结合,以现状耕地为基础,集中连片推进耕地恢复综合治理,配套修建机耕道、沟渠水系等,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既增加了耕地数量,又提高了土地质量。

通过耕地集中连片综合整治,2022年,湘江新区实现新增恢复耕地面积6025亩;2023年,又恢复耕地4849亩。湘江新区莲花镇创新耕地“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新模式,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耕地保护创新案例。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通讯员伍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