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榜,迎来了“英伟达时刻”。6月19 日,英伟达股价上涨3.6%,市值飙升至3.34万亿美元,成功超越了微软当前的市值( 3.32 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3.29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

过去二十几年,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基本由微软和苹果两巨头占据,微软和苹果各自都稳坐“全球市值第一高公司”宝座时间有10年以上,那么英伟达能在全球市值第一宝座上坐多久?英伟达市值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此前,3月份在英伟达刚刚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时,曾出现过唱衰英伟达的声音,美国资管理公司创始人Cathie Wood发布文章,认为英伟达会成为像思科一样的公司,导致了英伟达股价出现了短期波动,单日下跌5%。

当前的英伟达确实跟曾经的思科有相像之处:在20多年前互联网建设时期,处于投入和烧钱阶段,给互联网淘金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卖铲人”思科成为最大受益者。同样 在当前的AI基础设施建设时期,AI大模型军备竞赛阶段,最大赢家是“卖铲大户”英伟达。

各科技巨头发展AI大模型都依赖于英伟达的GPU芯片,推动股价节节攀高,市值不但攀升:2023年6月13日收盘英伟达市值跨越1万亿美元大关,2024年2月市值跨越2万亿美元大关,2024年6月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现在大模型企业基本都出于投入烧钱阶段,而英伟达的营收和利润却翻倍增长。如2024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实现营收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148.8亿美元,同比增长628%。

思科在2000年互联网热潮时期,曾凭借着5792亿美元的市值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如今,AI快速发展时期,英伟达市值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科的股价走势图

但不同的是,思科在全球市值第一宝座上屁股还没坐热,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思科股价和市值开始落水,也没有再回到高点。而从目前来看,英伟达还处于上升时期,远未到巅峰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伟达的股价走势图

从市场竞争格局看, 2000年之前的思科处于绝对的市场霸主地位,只有少数能对它构成威胁的企业如阿尔卡特、朗讯和北电;2000年之后,Juniper、华为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思科的地位。

目前的英伟达在AI领域风光无两,还没有出现一个强大的挑战者。英伟达在数据中心GPU市场拥有绝对垄断地位,根据半导体分析公司TechInsights的报告,英伟达在2023年数据中心GPU出货量市场占有率高达约98%。

虽然AMD、英特尔等对手一直试图强攻GPU市场,但都收效很小,主要是英伟达的AI“护城河”坚不可摧。如英伟达拥有的“护城河” Cuda软件平台,其他公司即便在芯片硬件指标上赶上英伟达的水平,但是市场已经被英伟达占据,要打破护城河很难。

Cuda软件平台是什么?它是为开发者构建的庞大生态系统。Cuda平台类似于GPU领域的苹果IOS生态,它就是通用GPU API接口,可以让不同领域的开发者访问GPU的计算资源,从而实现GPU的日常通用化。

AMD、英特尔等对手要在GPU硬件性能上超过英伟达不难,难的是构建使用生态,打破英伟达的护城河。

从AI产业发展看,还出于快速扩张期,英伟达芯片供不应求,千金难求。英伟达现在主要供货的头部企业如微软、Facebook、特斯拉、亚马逊等都在抢卡,构建自己的智算中心。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AI的发展和应用,对GPU的需求不会减弱,英伟达的下一代Blackwell GPU芯片、CUDA软件平台以及其在汽车、机器人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发展,都将推动英伟达实现的持续增长。

有美股分析师预计到英伟达2026财年结束时,Blackwell GPU将超过其前身H100,并产生20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收入,英伟达股价将在2030年前比目前水平飙升258%,市值将达到10万亿美元。

综上所述,英伟达的涨势还远未结束,它不大可能成为下一个思科。但这不意味着它能长期坐稳全球市值榜首宝座。

英伟达、微软和苹果这3家率先进入了“3万亿美元俱乐部”科技巨头,被美股称为“三巨头”,今年美股的目光都聚焦在“三巨头”身上,目前3家市值差距很小。其中苹果和微软也在抢抓AI机遇,加紧布局AI:

微软借力OpenAI,抢占AI时代的入口和平台,通过将OpenAI技术整合到Bing,推出AI助手Copilot,覆盖从办公软件到云计算的庞大生态,试图构建一个庞大的AI生态帝国;

从苹果近期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和举措看,苹果选择的是一条更加稳健的路径:深耕自身生态,将AI技术融入到产品和、服务和生态中,构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AI护城河。

投资者对微软和苹果在AI上的表现充满期待和想象空间,这两家巨头的市值也会稳步增长。

由此,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英伟达不一定能坐稳,几年内很可能是微软、苹果、英伟达三巨头之间角逐。

而从长期看,随着基础设施投资进入平稳期、技术走向应用落地,微软和苹果这样拥有强大用户基础、场景优势和AI产品优势的企业,最有希望成为AI时代的最后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