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市王庄镇毕村黄桃种植基地内迎来了纽扣蟠桃的大丰收,一颗颗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包装、销售纽扣蟠桃,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村依托党建引领“一村一块田”整合村民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业,通过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了以黄桃、纽扣蟠桃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不仅如此,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通过变单一式种植为多点式特色农产品种植,在果树中间套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同时根据租用土地情况进行二次分红,每年就近雇佣20余位村民在桃园工作,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曲阜市王庄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持续深化村党支部引领作用,将“一村一块田”和党支部领办公司作为村级重点工作进行谋划,并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稳妥推进,依托“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让一块块“巴掌田”变为“一块田”,让“粮田”变“良田”,实现了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成功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一块田”联动乡村资源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毕村打造的“一村一块田”特色种植基地里,依托土地流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方式发展党建引领“一村一块田”,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现在正值纽扣蟠桃大量收获时期,每棵果树能产蟠桃100斤左右,我们每天能采摘1000斤左右,每斤售价3元。这种桃口感好,甜度高,非常受客户青睐。”毕村党支部书记毕孝强介绍,毕村黄桃种植基地占地70余亩,主要种植锦绣黄桃和纽扣蟠桃两种优质品种,年收入可达15余万元,一颗颗纽扣蟠桃成为了富民增收的“致富金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村党支部抓住机遇,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村里部分土地资源发展党建引领“一村一块田”,并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合作社发展与群众就业增收相结合,就近组织村民到合作社从事育苗、除草、摘果等工作,让村民在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又参与务工,真正实现村民双倍增收,使村民利益得到最大化,也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下的“一块田”成功化身增收致富的“金大地”。“我们把村里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统一种植管理,形成了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现在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一村一块田’模式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毕孝强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毕村的黄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每年都会吸引不少经销商前来收购。

除毕村外,在三门庙村、孔家村的“一块田”里,一改往日种植套路,去年种植完莴苣后的闲置时间段又继续试点再种植莴苣,现在大棚里一年共种植莴苣两茬、土豆一茬、水果玉米一茬,通过合理利用不同作物的不同种植时间,持续保持大棚常绿,增加大棚利用率,提高大棚利用率来增加村集体收入,使蔬菜供应不断。

今年以来,曲阜市在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面实施了“一块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等手段,将分散的小片农田整合为大片田地。由村集体负责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或者统一对外承包,从而将过去的零散种植转变为集中的规模化种植。这种转变不仅充分挖掘了土地资源的潜力,最大化地发挥了每一块土地的价值,还开辟了一条以集体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新路子。通过“一块田”模式,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还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水源头。(董文宇 李晓晗)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