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出人才,偏科出奇才”,姜萍爆火后,很多网友都为她打抱不平,为什么每年那么多打球的,跳健美操的可以进清华北大,数学天赋如此出众的姜萍却不能,难道就因为她是中专生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也是对此发表的个人看法,他认为有些高校没有冒险精神,对中专的歧视很严重,看见人才还循规蹈矩的讲规定,讲制度,确实挺无奈的,下面是马光远博士谈姜萍的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光远上来就痛批有些大学对中专的歧视,姜萍考一个好成绩,其实不奇怪,奇怪的是,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后,却得不到认可。

最令人不解的是,姜萍的成绩出来后,很多大学刚开始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随后一听到姜萍是中专生,就表示要研究,要探讨,这个情况下,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理念真的存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马光远说这些高校的反应如此傲慢,确实令人不可思议,可以把你们学校的尖子生拿来和姜萍进行比较。

最后马光远表示,如果我是那个学校校长,我第一时间肯定就拍了,冒个险,万一姜萍就是那个难得一遇的数学天才。

老话说的好:“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果死守着传统制度,碰见人才都瞻前顾后,这样的教育怎么实现突破,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的真实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学历偏见肯定是有的,但这是分流的“恶果”

中专生是中考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当地高中,最后分流出来的学生,按照教育体制的筛选,这样的学生都读中专了,自然在成绩上要“低人一等”,在学历制度下,更是属于最底层,很容易让人瞧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中专生就没有人才么?肯定不是,这里就要说一下中考分流制度,不知道哪位专家提出的中考分流制度,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出现偏科,其实到了高中是有很大机会学好的,但在中考之后,因为制度问题,就被迫分到了中专,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姜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她数学如此优异,最后却还是上了中专,偏科出奇才,不知道有多少奇才被这个分流给搞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很多大学不敢也不能打破制度,一旦这个口子开了,不知道有多少学生会失去公平竞争

其实刚开始我也不了解为什么浙大会做出那样的回应,其实它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我国的考试制度为了求公平公正,在考试和录取方面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姜萍是中专生,没有高中学籍,按照规定是不能考大学的。

如果破格录取了姜萍,破坏了规矩不说,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很多这样的比赛输送“人才”,万一被资本垄断了,个个都想往浙大送人,一旦拒绝了,人家就会拿姜萍做举例,这样对其它学子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浙大的做法没问题,他们除了守好制度,也是为了其它考生的公平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很多学校确实缺少“冒险精神”

说实话,国内的教育制度虽然保守,但有时候也是可以变通的,像姜萍这样难得一遇的天才少女,换做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肯定会不拘一格的去破格录取,在他们那里,能力可以超过一切束缚,这也是美国大学为什么总是能在一些方面出奇才的原因。

如果我们国内的一些学校突破制度,来点冒险精神,或许我们的教育会更上一层楼,我们的人才也会辈辈出,不破不立,总是循规蹈矩并不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是为了程序公平,所以不能破格录取,不然以后随便谁都可以走这条路,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哈佛、麻省理工等外国学校掐尖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可以承认她的优秀,但是有的事就是要讨论研究的制度体系,否则领导的亲戚朋友都可以进去体制内,现在至少有文凭卡住,你亲戚是镇长,她也不可能把你直接安排去做老师,最多弄个临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马光远博士说的这些话确实有道理,但在制度下,这些又不对,一旦有的人打开了这个口子,接下来会有很多人想办法钻这个空子,直到教育失去了公平,才会后知后觉这是一个错误,所以我们要理解现在各大高校的做法,别太纠结一个学历,或许姜萍的路要比这远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怎么认为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