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二世而亡,然后就迎来了楚汉争霸龙争虎斗的年代。围绕那个年代的各种文艺创作层出不穷,但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创作者都会倾尽笔墨去塑造项羽。

除去历代帝王将相对项羽的评价外,项羽还受到很多女性文人的青睐。从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到清代女才人李晚芳的“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都能看出项羽其人的魅力“男女通杀”。

那么为何兵败自刎乌江的项羽会被人传颂至今还有“千古无二”这样高的评价呢?因为他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这三个第一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盖世无双的“霸王扛鼎”

说起项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他的扛鼎神力。有关项羽的影视作品中都对这个传说中的“名场面”做了演绎还原。

《楚汉传奇》(21集)中的项羽请桓楚兄弟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来亡秦复楚,但是桓楚并不相信项羽有万人难敌之勇所以不想出山,项羽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就在桓楚部落的宗祠之前将千斤巨鼎高高举起震惊四座。

早年央视出品的穿越题材电视剧《神话》(4集)中,也在对“霸王扛鼎”做了细致的演绎创作。当时穿越而来的男主易小川想要出师离开项羽项梁寻找回到现代的方法,项梁等人为了留住易小川便安排他与项羽进行三场比试,其中一场就是有关举鼎角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剧借着易小川的口对此事进行怀疑和吐槽,但是下一秒项羽就通过几次撞击大鼎试力后将大鼎刚刚举起,此刻的观众和剧中的易小川一起发出了“原来霸王举鼎不是传说”的感慨。

并且在项王故里的江苏宿迁市的九鼎公园中,“霸王举鼎像”已经成了城市名片,向络绎不绝的游客诉说着来自千年前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

那么这里借用前面提到的易小川的吐槽来对“霸王扛鼎”做出一个评价:“若是晚生两千年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世界举重冠军。”

可能有人要说,虽说传说中霸王举起的是千斤重鼎,但是当时的重量统计单位和现代不同,而且当时鼎的大小和所用者的身份息息相关,可能项羽举起的鼎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点可以根据博物馆现存的秦鼎和当时楚国的衡器进行一个参考。现存的秦鼎大多在210KG上下浮动,而有关文献中还有一说项羽能举700斤左右的重量,那么就可以大概得知,项羽举起的鼎在210KG-350KG这个区间。

如果用现在的举重最高世界纪录比,其实没有相差很多,但是不要忘记,现代举重是有抓杆和着力点的杠铃,而项羽所举的大鼎的器型则是不好用力的,举重相对用力平均尚且需要全是的爆发力,更何况是不好用力的大鼎,只怕对力量和动作协调的要求更高。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项羽是高爆发的力量型人才,如果真的来到现代参加举重,那么一定是世界瞩目的奇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间少有的“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且胜率高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少,“巨鹿之战”就是其中之一。项羽率领楚军大战秦军。他亲自率领大军渡过赤水,为了表示有进无退、决一死战的决心,项羽过河之后命令全军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断绝了退路。

而且砸碎了烹饪的炊具,每人只留三天口粮这就表示了三天之内不是战胜就是战死的决心。这样的气魄和决绝令将士们以一当十,奋勇作战,拼死杀敌,经过了连续9次的鏖战,最终将秦军击溃。这就是“破釜沉舟”的由来。

几个月以后,项羽又逼降了驻扎在巨鹿之南的20万秦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巨鹿之战”。这一场战斗消灭了秦军的主力,至此,历史由反秦斗争进入到楚汉相争的新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场战役中,项羽表现出的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杰出的指挥才能。据统计,在反秦的战役中,项羽参与的共计十六场,并且全部得到了胜利。

其实很多人说起项羽的时候都会觉得他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但是认真思考一下项羽的出身,项羽出身楚国名门,是贵族出身,祖父是秦末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可能有人觉得项羽的出身并不能代表他遗传到了祖父的优良基因,但是项羽是实战型的将领,每次出征时都身先士卒带头杀敌,作战的同时还要根据战局变化来改变战斗策略。

那项羽的战力有多恐怖呢?关于项羽的另一个传说就是在他死前完成了阵前百人斩。可能这里面存在着夸大的成分,但是阵前斩将除了武功本身的高低以外,灵活运用地理优势和周边所有能影响战局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强大的战术分析能力和观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及格线上的智谋,勇武过人的神力,和不俗的身手,加上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对胜利的决心。这样的项羽怎么能称不上一句千古无二呢?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的,要辩证的看待项羽,项羽这样的勇气之下,隐藏着他性格中残忍暴戾的那一面,这一点从他在率领大军西进的时候,因为害怕秦军投降的士兵小卒们有异心,他直接下令将20万士兵活埋这件事里就可窥见一二。

“年少有为”的霸王品格和气节

可能因为饰演项羽的演员大多长骄巨美,或者因为有关项羽的画像都会画上大胡子,所以很多人对项羽的感觉应该是一个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豪迈形象。但实际上项羽终年也才三十一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文提到过的巨鹿之战是发生在项羽二十五岁时,对比现在的年轻人,相当于一个00后,不仅天生神力可以去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还能指挥大型军事战斗,指挥的同时还能成为全军的比武冠军。这样的设定放在小说里都会被人骂一句“杰克苏”的程度,但是却真实的发生在项羽身上。

那么和项羽一起争夺天下的刘邦呢?彼时的刘邦已经五十多岁,年龄差不多是项羽的两倍,刘邦在项羽那个年龄的时候还是一个混吃等死的泼皮无赖,而项羽已经是西楚霸王了。

从项羽当时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他是世界上最年轻有为的霸主,无人能出其右。比他有成就的霸主年龄比他大,比他小的大多也担不起这个“霸王”的“霸”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还是那个问题,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或许正是因为项羽的年少有为,所以他没有刘邦那种大器晚成的从容平和以及对人性的小市侩。众所周知,楚汉之争的赢家是刘邦,但是项羽其实有很多次可以掌握自己结局的机会。比如非常有名的“鸿门宴”。

觥筹交错中闪烁着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上,范增作为项羽的军师已经命令项庄来舞剑助兴想要借机杀死刘邦,项伯则拔剑与项庄对舞。千钧一发时张良出帐让樊哙闯入打破僵局,这才使刘邦可以“尿遁”,而项羽的当断不断,则为自己日后留下祸根。

后人开着上帝视角看着结局来评说历史,但是仔细想一下,年少成名出身名门的项羽大约是不屑于去做这种不甚光彩的刺杀行为的。项羽行事讲究的是一个光明磊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项羽还有一部分人叹他英雄气短,想他如果当时回到江东未必不能东山再起,可项羽却因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可是,试想一下,项羽所率的最后楚军不是普通将士,而是江东的子弟兵,与项羽有血脉亲族相连的关系。可能为他挡刀是表哥,可能牺牲在他眼前的是堂弟……如此到最后没有一人生还。

江的那头或许有希望,但是更多的还是盼着家人归来的老幼妇孺,而行事磊落的项羽要用什么心情面对他们呢?只怕就算他真的回到了江东也会日日陷在自己的心魔之中。

所以项羽的年少成名赋予了他勇气和宁死不屈的气节和精神。但是也给他的死亡埋下了“过刚易折”的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项羽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年,但是这一生跌宕起伏,风起云涌。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男人有宝马良驹、有美人在怀、有神力无双、更有一身傲骨和气节。

喜欢项羽的人欣赏项羽身上所有优秀美好的品格,而不喜欢项羽的人则说他刚愎自用,杀人如麻。但是真的要综合起来评价项羽,会发现他确实称得上一句“千古无二”。

可以说项羽同拿破仑同较,都是时势造英雄。

英雄的一生虽然不长,但是总体来说,项羽的身上的品质世间难寻。果决和勇气都令人钦佩。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刘秉果——《楚霸王扛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