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时代,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的商品,家长们都会额外的注意。不仅是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个东西对未成年人是否有引导作用?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里面有没有有害物质等等。尤其是一样东西的设计会不会带坏现在的学生群体。

有的家长最近带孩子放学之后在超市里买东西,本来是一场特别兴奋的购物,但是孩子蹦蹦跳跳的选择了一样零食,看到上面的字之后,家长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设计怎么能卖给学生”,家长吐槽超市舔舔棒,是想太多了吗?

下课放学之后,学校附近的超市,小卖部总是会挤满了学生,还有文具店都是学生们常光临的地方,这些店铺。卖的一些商品,如果对学生有不好的影响,一些家长也会不乐意。

此前网络上就曝光过,有的家长觉得一支笔上面印着动漫人物图片可能会带坏小孩子。但是也有网友觉得这是家长想太多了,再说很多商品他们面向的目标客户可能并不只是未成年的学生,还有别人,因此家长不能只想着自家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在网上又看到了一位家长的吐槽,是说在超市里面买到了一种零食,但是这种零食的名字让家长大跌眼镜,觉得非常不合适,认为在设计这个零食的时候,那个设计师一定没考虑太多。

大概看了一眼,其实这应该是一种拿在手里可以舔着吃的糖果,也许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设计者搞了一点创新,把它设计成可以手握的形状,这种糖果也因为其形状被命名为舔舔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超市里出了新品,很多学生固然都想尝试一下,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哪怕这些东西不健康或者本身没有什么营养,他们也为了一时的新鲜感会去买。所以这就是这位家长感觉很担忧的理由。

这位家长觉得应该不是自己想法太敏感,或者并不是自己心里想的东西是脏的,而是这个设计的确是不太妥当,再说了,这里零食的目标群体肯定是那些小学生,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吃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家长不注意,他们自己放学偷偷去买了这样的糖果,可能就会引发别人的误会,上面的宣传语软软嫩嫩等字也让家长觉得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的家长直接就开怼,没错,我的心就是脏,这种东西就是让人多想

并不是想太多,现在的确有一些零食对于学生的引导并不是正向的。一位小店老板自己说,几个月前来了一个叫马桶糖的零食,上面明显写着让学生把糖放进马桶里粘一下。

如果是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小学生或者是受这个误导的学生,还真以为食物可以放进马桶里面,自己玩儿到没有什么顶多是浪费粮食。但是因为这个让其他同学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发了家长之间的纠纷,那岂不是就是在进行低俗的引导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看来现在的成年人都是比较清醒的,大家都会尽量避开这些东西,尤其是一些文具上也是印着的图案或者是写的宣传语,不要单纯用好玩有趣这样的借口来搪塞过去,如果成年人觉得不合适的话,那就也不应该让未成年人去接触。

我们并不是要把学生们完全隔绝到一个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刺激性的环境当中,但是这些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教育让他们慢慢知道的,而不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去闯荡未知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