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儿童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近年来,全球脊灰流行形势发生变化,我国持续面临脊灰相关病毒输入及传播风险。为提升人群免疫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疾控局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有关人群第二剂次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出生在2016年3月1日—2019年9月30日之间,且无接种和仅接种过一剂次脊灰灭活疫苗的儿童,需要在6月30日前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补种目的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后遗症,俗称"小儿麻痹症”。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补种脊灰灭活疫苗(IPV)可以提高适龄儿童Ⅱ型脊灰抗体水平,进一步巩固无脊灰状态,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补种时间

2024年6月30日前

补种对象

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出生,且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未接种和仅接种1剂次的儿童。

补种地点

现居住地(或托幼机构、小学)辖区的预防接种门诊。

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年6月

2024年1月30日,

国家疾控局下发了

《关于开展有关人群第二剂次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补种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

0 1

什么是脊灰?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脊灰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脊灰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急性弛缓性肢体麻痹,病人以儿童多见,故脊灰亦称“小儿麻痹症”。

脊灰病毒为单正链RNA无包膜病毒,其衣壳蛋白的亚单位由病毒蛋白VP1、VP2、VP3和VP4组成,其中VP1在病毒表层暴露最充分,是引起中和反应最主要的抗原决定簇,是构成病毒的最主要抗原。按其抗原性不同,脊灰病毒可分为I型、II型和III型共3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目前尚无针对脊灰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

0 2

脊灰疫苗包括哪些?

脊灰疫苗包括灭活疫苗(IPV)和减毒活疫苗(OPV),接种IPV可以预防I、II和III型脊灰病毒感染。

bOPV为二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口服bOPV可以预防I和III型脊灰病毒感染,无法预防II型脊灰病毒感染。而且,bOPV在免疫薄弱地区循环或者是接种于免疫缺陷患者,可能会引起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

0 3

我国目前的免疫规划脊灰疫苗免疫程序是什么?

目前我国的免疫程序是2剂次IPV+2剂次bOPV,即2月龄和3月龄各接种一剂次IPV,4月龄和4周岁各口服一剂次bOP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99年以来,全球就未再发现Ⅱ型脊灰野病毒。2015年WHO宣布Ⅱ型脊灰野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

根据这一流行特征,2016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两次免疫规划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调整。2016年上半年停用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改为bOPV,将1剂次IPV和3剂次bOPV纳入免疫规划;2019年下半年将1剂次IPV和3剂次bOPV转换为2剂次IPV和2剂次bOPV。

0 4

为什么要进行IPV补种?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发生脊灰疫情,特别是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 II)引起的疫情。例如,2022年英国伦敦污水中分离出VDPV II,2022年美国纽约州罗克兰郡在一名未接种疫苗的脊灰患者中分离出VDPV II。VDPV II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脊灰疫苗的立场文件显示,接种1剂次IPV后,关于II型脊灰病毒,对人群保护力较低,接种2剂次IPV后,可以升高至接近90%。我国接种1剂次IPV和3剂次bOPV人群中,对II型的保护力偏低,综合考虑全球脊灰的流行态势和出现的新情况,亟需提升我国该部分人群对II型的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通知要求,

出生日期在2016年3月1日

至2019年9月30日之间,

仅接种过1剂次IPV的儿童,

需补种第二剂次I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