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后,龙眼树正处于扬花期,是疏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节。”连日来,泸州市泸县劳模工匠宣讲团讲师、高级农艺师武万琼走进泸县太伏镇玉溪村、永利村、鱼湾村等龙眼种植基地,为近200余名果农讲解科学的疏果方法和病虫害防治要点,培养龙眼“种产销”一条龙服务的“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队伍。

“枝梢成花率高,消耗树体营养多,会导致落果多,同时容易产生大小年……根据树势、品种及穗枝大小留果,可采用‘见三抽一’或者‘见五抽二’的方法,即邻近的三穗剪去弱小的一穗,或五穗间隔剪去其中弱小的两穗……”培训现场,武万琼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和生动直观的操作示范,向果农们讲解了龙眼树的日常管理知识及疏果技术,并就大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果农们边听讲解,边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以前只觉得果子越多越好,每次蔬果都很心痛,不舍得摘,就干脆留下来,现在才晓得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泸县太伏镇玉溪村龙眼种植大户章兴富说,“通过今天武老师的讲解,我感觉以前好多不懂的一下子就明白了,希望老师多下来给我们指导。”

“武老师讲解的疏果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我以后科学高效地管理龙眼树有很大帮助。”泸县太伏镇永利村村民章银辉高兴地说。章银辉从事龙眼种植20多年,家里种植了320余棵龙眼树,是远近闻名的龙眼种植大户。

据悉,泸县龙眼种植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晚熟龙眼之乡”。泸县针对龙眼各个阶段的生长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定期邀请川农大、省农科院专家和市、县的农技人员开展送科技下乡培训,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护、品种改良,促进龙眼质优、高产。当前,泸县龙眼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2023年产量达7万吨,产值近7亿元。

“泸县龙眼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销售,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带动了大批劳动力就业。”泸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雪亮介绍,下一步,泸县将以龙眼“种产销”技能培训为抓手,打造一支数量足、结构优、能力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推动“泸三桂”特色劳务品牌提质升级,助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何勇、洪林、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