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开阳县楠木渡镇,田间地头为赛场,各村进行产业“大比武”,晒成绩、明思路,谋规划、议发展。

在谷阳村高粱地里,微风吹拂下,郁郁葱葱的高粱苗在阳光下摇曳,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种高粱、为高粱除草、施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阳村高粱种植。

谷阳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去年就开始种植高粱,今年,我们再以“支部引领+农户参与”模式联合作战,不断扩大高粱种植规模,今年我们村种植高粱100余亩。同时,因地制宜,还重点发展水果、蔬菜等产业,谷阳村村支书彭廷贵介绍道。

从“扶犁扬鞭”到如今“铁牛翩翩”,机械化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火红”的动能。

仲夏时节,走进红星村,一眼就看见种植稻谷忙碌的场面。农机手正娴熟地把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有序地摆放在机台上,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在秧盘上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在田里,今年,楠木渡镇红星村水稻预计种植400亩。同时,建立作业运营机制,在管护、丰收等环节全程采用实现机械化,对各村以及楠木渡镇水稻规模化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场面条。

“富硒马场面条”加工产业规模化发展,红色美丽村庄有“里”有“面”有特色。

在胜利村集体经营的面条厂里,机器正开足马力生产,倾泻的挂面瀑布、淡雅的清香、劲道的面条,深受县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吃一碗面、记一段情、助一业兴。要把产业做大做强,就不能只依靠一台小小的面条机。今年,胜利村引进智能化、自动化面条生产线,开启起面条加工现代化,主要经营挂面、花色面条、手工面条。结合市场情况,现日产量3吨,2024年预计可实现产量600吨,实现经营性收入360万元,经营性收益84万元,可解决群众就近务工100人次,累计增加群众务工收入8万余元。(图/文 彭德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