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文静 通讯员 王轶诺 唐璇)专业笔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一!日前,来自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的大三学子张子恒凭借这一优异成绩,收获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从专科生到本科生再到硕士研究生的青春“逆袭”。

“逆袭”背后,是张子恒三年以来的持续努力——还未毕业便通过自考本科全部考试,仅在手机上记忆考研英语单词时长超过15000分钟,考研专业课内容更是滚了数十遍。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校期间,张子恒还先后取得省足球协会E级教练员、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CSCS认证体能训练专家等多项职业技能证书,被学校师生调侃为体育生中的“另类学霸”。

在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像张子恒这样能够早早确立清晰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并付诸坚定实践的学生并不少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个人发展规划,是学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如学校党委书记谭焱良所说,“学校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帮助他们在大学时期建立起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早立志、立长志,以终身学习为人生重要‘支点’,向新时代的卓越体育工匠迈进。”

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学校凝练总结出了目标、机制、教学、活动、评价五个方面的卓越体育工匠培养的五环模式。即以培育工于匠心、专精体育、臻于卓越的体育工匠为目标;建立“政行企校社”长效化共育机制,牵头组建湖南体育职业教育集团,与行业企业携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互聘师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终身可学的开放式、共享式平台与机制保障;牢牢守好教学“第一课堂”,实施“学研训赛产”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促进活动“第二课堂”建设,打造“真善美实创”课程化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完善“行企社师生”多元化评价体系。

得益于学校构建的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一大批学子还未出校门便已在专业领域取得亮眼成绩,包括9名奥运冠军、45名世界冠军在内的众多运动健将从学校走出,向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力”的卓越体育工匠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陈文静 王轶诺 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