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持人问:“你们觉得哪一个国家能最先建立月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边这位西装革履的作家委婉的说,中国现在有一点优势......然而话没说完,就被左边这位老爷爷情绪激动地打断了,接下来他疯狂输出,把美国一顿好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美国人当然可以登月,也可以建基地,只不过等美国人傻傻庆祝自己登月成功的时候,中国的月球基地都建好五十年了!

美国人登陆月球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问问中国人,该把火箭停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幽默的批判者身份并不简单,他是美国的天体生物学家考因,年轻的时候一直在美国航天局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升西落的新世界

考因工作的那些年,正是美国航空最辉煌,领先世界的时候。看着自己奋斗过的地方一年不如一年,怪不得会如此气急败坏。

如今美国不仅在研究进度上整体落后于中国,更是连自己本身的研究都难以完成。

登月计划一再推迟,发射的星际客机号氦气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美国航空界已经因为中国的进步而乱了方寸,但是中国却在稳步执行自己的航空计划。嫦娥六号马上就要回来了。

嫦娥六号这次的征程,在人类的航空史上留下了极为灿烂的一笔。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翻开了新的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数年,人类已经在月球正面进行了十次采样,但由于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使得背面区域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

科学家们无法确定月球两侧的成分和结构是否存在差异,而这次嫦娥六号将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关键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嫦娥六号所带回的月球背面的土壤,对于月球上水源,能源,历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寸金难买一粒土。

而这个时候和中国合作,关系好的国家就笑开花了。比如意大利这次就大出风头,让嫦娥六号带走了自己的激光角反射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看似团结,其实各个国家一直在暗中较劲,比不过中美俄,也要在欧洲争第一。意大利花大价钱造了最先进的反射器。

嫦娥六号往月亮上一放,瞬间他们就拿到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从此之后测量月球和地球距离的数据就不看美国,而是看人家意大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大利,法国,巴基斯坦和中国合作得到的进步,让全世界都羡慕不已。这次我们一开放嫦娥七号的合作,全世界的国家蜂拥而上。

回顾嫦娥三号,四号时代,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航天实力还怀有质疑,几乎没有国家愿意加入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非昔比,中国现在忙着审核资料,从中挑选6个国家合作。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到底哪些国家能得到中国的青睐呢?

意大利:识时务者为俊杰

经过全方面的评估,中国在四月份选定了六个合作国家,分别是

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

可以看到中国的选择可以说的上是雨露均沾,埃及是非洲国家,巴林是阿拉伯国家,俄罗斯是我们的老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是我们对东南亚国家的扶持,而瑞士和意大利可以说是最大赢家。

意大利和瑞士都是在嫦娥六号时跟中国有过很好合作的国家。

嫦娥六号时我们搭载了欧洲航空局的负离子探测器,而这个项目其实是瑞士主导的。

中国之所以会选择他们两国,就是因为这两个国家肯花钱,配合度好,对研究帮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巴基斯坦,埃及,巴林这样的国家,比起合作,中国更多是帮扶,尽我们一个大国的责任。

这些国家基本上就是上太空打个卡,到此一游,告诉国民咱们也上去过,激励一下民心。而意大利研究出了一个新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意大利这样的欧洲小国来说,建火箭基地,搞登月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干脆放弃这个大工程,专心研究太空仪器。

意大利和瑞士有钱有能力制造高端仪器,进入太空测量数据后和中国共享,达成双赢。对于这样的合作对象,中国当然是很欢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次加入的埃及和巴林两个国家也下了一番功夫,两国合力研制了一个月表物质超光谱成像仪,也算是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已然成为一种"双赢"局面:中方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合作伙伴则能借机促进本国航天水平提升,加入中国这一领军者的合作圈无疑是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嫦娥六号即将带着珍贵的样本启程回家,等十几天它安全落地之后,嫦娥六号就光荣的完成了她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嫦娥六号的成功,嫦娥七号也蓄势待发,我们后续有一系列的登月计划。

2026年的嫦娥七号

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目的是探索月球的南极,寻找月球上的水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巴林和埃及能入选,他们的月表物质成像仪正好派上用场。

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在外星球表面组建月球科研站的地基。并且在月球上进行能源采集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30年前后,我们才会考虑送宇航员登上月球。机器能完成的项目,尽量用机器实验。

我们不盲目追求载人登月,只要2035年之前建设出月球基地的雏形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急着载人登月,是我们的信心足了,我们的太空研究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跟美国比。

所以美国可以一直把载人登月当成自己的壮举,说自己领先。中国根本不着急,完成研究任务才是根本目的,在太空人类的宇航员的优势不一定比机器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美国也没闲着,他们忙着追着嫦娥六号拍照呢,虽然自己去不了,但是可以用卫星在太空中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4-06-05嫦娥六号成功登月,NASA专家吐槽:等美国建成月球基地,中国可能已经建成5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京报:最新消息公布,嫦娥七号任务将搭载6台国际载荷2024-04-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