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现在游戏产品有哪些热门趋势,「内容玩法两手抓」绝对算一个。

现在一些以玩法为重的竞技游戏,都在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搞点儿内容,比如出动漫啦、加剧情啦,乐此不疲;内容型游戏为了和竞品拉开差距,也同样是急得抓耳挠腮,时不时就想搞点新玩法。
但是不光两手都要抓,还想两手都要硬,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重玩法游戏做出的内容尝试浏览量简直是低到吃灰,而有些内容游戏想要引入新玩法,也总惹得玩家不高兴。
但这种问题的根源,一定是「内容不够多」或者「玩法不够有趣」吗?我觉得可能也不是。
有些重玩法游戏做的内容,根本包不进产品里,玩家可能都不知道他们做了;而有些重内容游戏剧情倒是很丰富,出了新玩法却干巴巴地往那一放,引导玩家体验全靠给奖励。
不过客观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玩法内容相结合的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考验功夫了。而且目前国内市场上,好像也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范例。
所以,当我看到《率土之滨》最近端出来的董卓系列内容,多少是有点意外的:虽然这并不是产品级别的大变化,但是网易在玩法和内容的融合方面,好像已经摸到些许门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董卓的人生,不止相国
先讲下内容层面。
三国是一个游戏市场永远不会缺少的题材,恐怕除了射击玩法这种太现代的赛道,你都能看到三国题材的产品。有时候三国游戏看得多了,你甚至会感觉有些「串台」,毕竟大家始终在讲的,都是差不多的故事。
但是你想改,那不好意思,「改编不是乱编」,想让玩家接受不符合史实的内容,同样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深挖角色,成了这一题材作品常见的思路,现在有不少三国作品都会将五虎上将等知名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
然而想到去挖董卓的,可就不多了。无论在什么作品里,他永远都是那一副荒淫无道、大腹便便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董卓值得。毕竟东汉末年分三国,说起来多少赖董卓。三国不讲董卓,就好比聊水浒不讲高俅,聊红楼不讲神瑛侍者,聊西游不讲东胜神洲的那块石头。
我们先来看《率土之滨》给董卓做的人物志动画视频。
「人物志」是《率土之滨》一直在做的一个内容系列。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通过这种类似于角色PV的方式,发布过诸葛亮、曹操、刘备等诸多角色的人生故事视频,这当中无疑是查询了多份史料。
在董卓的人物志中,《率土之滨》从董卓年轻时期的经历开始讲起。这和董卓被大众熟知的后期狡诈凶恶的样子不同,年轻的董卓其实还颇有武侠小说主角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年轻时的董卓曾闯荡羌中,和许多羌人首领都成了相识。哪怕他后来回家耕田,还有人时不时来投奔他。董卓为这些人杀牛设宴,羌人也四处去搜罗来牲畜送给董卓,他就这样在当地成为了一个以勇健侠气知名的人物。
传说中的年轻董卓甚至还有过奇遇。南朝陶弘景在《古今刀剑录》中就曾描述,董卓在种地期间,曾获得项羽之刃。而这把刀就像《指环王》里的魔戒一样,让他至此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卓走出田野之后,先是被任命为兵马掾,徼守塞下;之后又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任羽林郎,击败了反叛的羌人。自此他一路高升,先后被封为郎中、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东中郎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黄巾事发,董卓的仕途才遇到了波折。他讨贼不利,并因此被治罪。直到凉州叛军出现,他临危受命,这才峰回路转,封侯拜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面的事情,可能就更家喻户晓了:灵帝驾崩之后,董卓响应袁绍袁术等人,意图进京胁迫太后,诛杀宦官。然而董卓未到,袁术就烧了南宫。这才导致董卓在北邙遇到了少帝与陈留王,并起了废少立献的心思。而后他独掌大权,烧杀掳掠,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故事就此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得出来,《率土之滨》确实是为描绘好董卓做了不少功课。在《率土之滨》新发布的动态画像「折箭攒锋」中,他们还给董卓写了一首定场诗:羽林应募良家子,征尘难策百战功。乘衰潜怀陵夺志,帝阙摧折照西烽。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个动态画像中,董卓手中折断的箭,正是由年轻时的他自己所射出,这多少暗示了董卓「屠龙者终成恶龙」的人生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不管是人物志还是动态画像,《率土之滨》描述的董卓,都算是很多三国题材作品中很少会提及的形象,这无疑是填补了目前三国文艺作品中的空白内容,为国人全面了解三国做出了助力。而从视频下面的玩家讨论来看,这种更加完整的董卓,也是他们想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率土之滨》愿意费这么大劲来塑造董卓,其实也并不意外。从过往的人物志来看,《率土之滨》其实一直都在用同样多的力气在描绘三国时代里的传奇人物。
在我看来,三国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评价空间。而《率土之滨》做人物志的思路,实际上也正是击中了三国爱好者这一需求。像是之前他们做的孙权人物志,也同样引发过玩家之间对角色的大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我觉得,《率土之滨》本身有成熟的玩法,内容能做到这一步,其实就已经算是不错。然而我没想到的是,他们给董卓的排面,居然还不止于此。

02 「讨董」到底是什么感觉?
虽然人物志里讲了很多董卓年轻时的故事,但是董卓在「讨董」时期为什么如此难以战胜,同样也值得描述。
因此,最近《率土之滨》也预告了全新S1赛季,主题为「讨逆建功」,以汉末190年,太师乱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时代背景。从官方介绍来看,在这个新的S1赛季中,GVE的体验会被加强,玩家需要合作消灭董卓军团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要增加GVE比重?从运营的角度来看,这不仅让新玩家更容易上手,也避免了他们在PVP中感受到太多挫败感。而从内容上讲,这也是最适合演绎董卓的方式。
历史上的董卓,并不是一个莽夫。《后汉书》记载,他在进入洛阳之后,「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也就是说,董卓虽然不算什么好人,但是为了不落得和那些宦官一个下场,还是愿意装装样子。他大肆任用之前被党锢所牵连的名士,达到了「幽滞之士,多所显拔」的程度。反倒是董卓自己的部下,仅仅掌握兵权,「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这也让许多州郡接受了董卓的安排任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S1赛季里,《率土之滨》显然想要还原这段历史。董卓在一开始就拥有司隶、雍州、兖州、豫州的城池,还同时支配着其他九州的部分城池。赛季开始后,玩家们要尽早团结起来,将董卓的势力排除出本州之外,才能遏制住他掌控全天下的势头。
在系统层面,玩家在赛季中可以通过参与攻城、讨伐各军团营地、提升自身势力值等方式获取功勋,达到对应功勋就能够加官进爵,每日领取俸禄和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进一步强化GVE体验,《率土之滨》还取消了S1赛季中的武勋功能,玩家互相攻伐不会获得好处,只有共同讨董,把董卓麾下各个军团全部剿灭,才能获得赛季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期赛季中得到验证的佣工玩法,这即将会下放到S1赛季。它会改变玩家在游戏内建造和制作的体验,实际上也在把玩家作为诸侯之一的身份包装得更完整。
系统、玩法、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一结合,也就表现出了「十八路诸侯讨董」那种诸雄并举的感觉,玩家代入感显然会有所提升。同时,S1的这种新设计,也会进一步提升《率土之滨》在玩家心中「重内容」的印象。

03 率土之滨,越来越熟练了
在最近的一系列活动中,除了董卓之外,《率土之滨》还推出了新武将角色袁术。作为董卓成为「相国」路上的重要角色,在这个时候推出,也算是相当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你已经可以看出来,《率土之滨》这套组合拳,是真的有点东西。他们围绕董卓这一个角色,不仅能推出一系列新的游戏内容,还能与游戏核心玩法融合在一起,优化游戏的品质感。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要考虑的东西并不少。
一来需要选对角色。
为什么要选董卓?董卓这个人物足够知名,但又很少被三国题材游戏挖掘。选择他,自然就会给游戏带来足够新鲜感;加上这次活动还包含了对S1赛季这种新玩家初期体验内容的改动,自然是董卓这种汉末人物最适合当做主角。
二来则是要选对玩法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为什么一定得是「董卓+GVE」?《率土之滨》想做董卓,其实未必非得做成GVE这种万众一心的氛围,也可以做成「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的PVP;同样的,玩法想做GVE,并非只有讨董一个选择,平黄巾、讨袁绍,同样也有做GVE的空间。
但或许只有「董卓+GVE」,才能让内容和玩法的连接最自然。GVE体现出董卓在历史上的压迫感,董卓又合理化了GVE的必要性。
这样来看,虽然这只能算是《率土之滨》的一小步,但他们可能真的在内容和玩法的融合技术上找到了方法论,而这正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游戏产品所需要强化的能力。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或许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制作精品游戏的一部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