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持久经营下去,就必须要有盈利,赚钱了,才能发展一系列的事情。但是企业如何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取得最大化的利润呢?首先需要让企业税务合规,解决企业经常面临的税务痛点,才能保证企业长远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生产制造行业财税痛点及解决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总体税负比较高:根据中国现行税制,对进销差价缴纳13%的增值税;年终对企业利润,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股东分红,再征收20%个人所得税,税负压力算在所有行业中较高的,还让企业得到的实际利润大打折扣。

二、企业利润点薄,各种成本要素不断攀升:

制造业一直是“缴税大户”,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制造业税负率比较高,利润率相对也比较低。涉及的成本比较高,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物流,场地租金等等。然而目前各行业受大环境影响销售价格却不断的下行。导致企业支出多,利润低。

三、企业常见无票支出的情形:

(1)原材料采购无票:尤其是从小规模供应商或个体商户处采购时,可能无法取得发票。

(2)劳务费用无票:临时雇佣工人的劳务报酬可能难以取得合规发票。

(3)零星费用无票:如一些小额的维修、运输等费用可能没有发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应收应收、应付往来账目多且混乱,赊销账龄周期长: 应付款项的资金利用效率低

五、筹划的空间有限:

生产制造行业相对一些其他行业,可能较难找到合适的筹划点。

拓展税务筹划思路:例如利用特殊地区的税收扶持政策、重塑业务流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例如;合理利用地方相关财政奖励扶持政策在园区注册一家贸易贸易企业,负责采购或者销售。园区贸易企业可以享受地方财政对增值税、所得税的双奖励,奖励比例为地方留存的70%-90%。

六、生产制造业税务风险高:

金税四期上线以后,企业更多的数据将被税务局掌控,金税三期是以票控税,而金税四期则是以数控税,也就是说国家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监管。很多现金业务容易导致触发税务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欢小编的内容可持续关注,分享实用的税务政策和知识。

声明:本文章转自《优税税》公众号,了解更多税收政策、产业扶持奖励以及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