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盛行的是用“干支历”来计时,也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按照顺序组合而成的。而这样的历法,也就赋予了每天不同的意义。

像过去民间常说:出门看黄历,而黄历说的就是干支历,意思是说就连出门这样的事情,也是要选择一个好日子的,不然的话出门就常会不顺心,或者是遇到一些麻烦、倒霉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说,明天的日子就很特殊,它是“离日”。老祖宗传下来一句忠告:“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这话是什么意思,到底什么是“离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四离日与四绝日的来历与意义

“四离日”和“四绝日”是根据中国传统的黄历(农历)计算得出的四个特殊日期。所谓“离”,即离开的意思,而“绝”,则指断绝、结束。

这两个词汇在黄历中,被用来描述某些特定时刻,地球、月亮、太阳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

“四离日”通常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因为春分把春季一分为二了,而秋分是把秋季均分了。同理夏至、冬至也是夏季和冬季的平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古人认为,这四个日子很特殊,具有很特别的意义。它们都是季节转换的关键时刻,天地之气由盛转衰或由衰转盛,因此被认为是“离”的日子,即事物开始转变的日子。

而“四绝日”则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这四个日子,标志着四季的开始,但由于它们位于季节交替的节点,因此也被视为“绝”的日子,即旧有的事物结束,新的事物开始的日子。

之所以说明日是离日,是因为在6月21日就是夏至了,而夏至前一天是6月20日,所以当天就是“离日”。

二、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有什么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的说法,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天地之气处于转换的临界点,各种能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古人认为,在这样的日子里,进行重要的活动,如结婚、乔迁、庆典等,可能会受到这种不稳定能量的影响,导致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所以在过去民间的说法就是“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指的是一年中遇到这些日子,但凡重要的时期都要避开,也就是重新择日。比如在“老黄历”上最常见的就有写着“诸事不宜”,即这样的日子办任何事情都不太适合。

具体来说,在四离日,由于天地之气由盛转衰或由衰转盛,因此有四大忌讳。

首先,是在逢四离日,是不宜出远门的。像古代民间就很忌讳在四离日出远门,就连当官的去上任了,也会特意避开这个日子。只因古人认为,逢离日很特别,此时出行可能会遇到不可预知的困难和危险。

其次,逢四离日不宜结婚、乔迁、动土、庆典等重大的事情。记得在小编的家乡这边就有“离日不嫁娶,绝日不搬家”的说法。就是逢离日是不宜结婚的,比如定亲、迎娶等。而绝日是避讳搬家的。

再次,不宜借钱,也不能借钱给别人。说的是在这样的日子,最好不要向他人借钱,往往是借不到的。也不要在这一天借钱给别人,说是对自己钱财不利。

最后,不宜和他人发生纠纷、争吵,要以和为贵。毕竟这一天是季节的交替,天地之气处于新旧交替的节点,人的心情也容易受到影响。

如果和他人发生争吵、纠纷,就可能小事情而变成大麻烦,甚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祸。所以在这一天,尽量的低调,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或争吵。

在过去民间很讲究“择日”,即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都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而像“四离日”、“四绝日”就都是要避开的,是尽量不能选这些日子的。

也是为了给后人以参考,像这样的日子一般都会在老黄历上标记出来,常见的就是“诸事不宜”,或者是“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的说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提醒我们,在做出重要决策或进行重要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在不稳定或不确定的状态下做出决定。

总之,“四离四绝日,大事勿用”的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地域特色,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