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1930年中原大战时冯玉祥输得最惨,麾下的西北军土崩瓦解,冯玉祥也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但是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仍然以西北军为基础组建了7个集团军,分别是第1、2、3、17、33、39、40集团军。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这7个集团军。

1、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

第一集团军于1937年8月上旬由驻守在平津冀察地区的29军扩编而成,由宋哲元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归第一战区指挥,下辖第59(张自忠为军长)、68(刘汝明为军长)和77(冯治安为军长)三个军。29军的前身便是中原大战后宋哲元收拢的西北军余部,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正是29军与日军作战,所以也可以说29军(第一集团军)是全面抗战以来第一支与日军作战的部队。

1938年10月,第一集团军奉令整建制改为第三十三集团军,由张自忠担任集团军总司令,而第一集团军的番号给了滇军(由卢汉担任军长的60军扩编而成,龙云担任集团军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哲元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是西北军出身,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基本上土崩瓦解,经张学良允许,宋哲元将西北军余部收拢组编成一个军,这个军后来发展成了拥有10万余人的29军。1935年宋哲元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1940年在四川绵阳病逝,终年56岁,被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2、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

第2集团军于1937年8月上旬由原西北军一部第26路军改编而成,由刘峙担任集团军总司令,而原来的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则担任集团军副总司令,下辖第27、30、31三个师,归第一战区指挥。

第二集团军成立后先后参加了娘子关战役、徐州会战、第二和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等战役,1938年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第二集团军是担任坚守任务的主力作战部队,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指挥此次作战的便是继任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峙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是中央军将领,在十年内战时期他称得上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因此也一路高升,在1935年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且位列蒋介石五虎将之首。但是之后刘峙的战绩就变得一次不如一次了。解放战争时期,刘峙虽然是徐州剿总司令,但是他也就是挂个名而已,1950年刘峙去了印度尼西亚,在那里担任小学老师,1954年回到台湾,1971年在台湾病逝,终年79岁。

3、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

第三集团军于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山东境内的部队改编而成,首任集团军总司令是韩复榘,下辖第12(孙桐萱为军长)、51(于学忠为军长)、55(曹福林为军长)和56(谷良民)四个军,归第五战区指挥。

第三集团军自成立后,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由于蒋介石并不信任由韩复榘部队组成的第三集团军,后来不断地分化第三集团军,到1943年夏以西北军为底子的第三军彻底消失,随后第三集团军的番号给了第八战区的胡宗南,由李铁军担任集团军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复榘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是西北军将领,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1930年中原大战前夕投靠了蒋介石,接受了蒋介石的“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后担任山东省主席,执政山东长达八年。抗战爆发后,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因保存实力连续放弃了济南、泰安和济宁等地的防守,1938年1月在开封参加北方将领会议时,被蒋介石下令拘禁枪决,时年47岁。

4、国民革命军第十七集团军

第十七集团军于1937年8月中旬由驻扎在宁夏、青海地区的中国军队奉令编组而成,由马鸿逵担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马鸿逵兼任师长的第一六八师、马步芳的第一○○师和马步青的骑兵第五师,驻防宁夏、青海地区。第17集团军因长期驻防大西北,所以与日军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战功也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鸿逵

集团军总司令马鸿逵虽然长居西北,其部队虽然也属西北军,但是与冯玉祥的西北军已经不是一个概念。马鸿逵早年曾依附于冯玉祥,冯玉祥失势后依附于蒋介石,他长期盘踞西北,担任过宁夏省主席、西北军政副长官等职,1949年9月逃到台湾,他被“撤职查办”,感到在台湾无容身之地,便谎称去美国就医,后来长期住洛杉矶。1970年在洛杉矶病逝,终年78岁。

5、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

第三十三集团军于1938年10月由第一集团军整体奉令改编而成,由张自忠担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59(张自忠兼任军长)、77(冯治安担任军长)和55(曹福林担任军长)三个军,归第五战区指挥。

第三十三集团军成立后,先后参加了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西会战等会战。1940年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阵亡后由冯治安接任总司令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自忠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早年投奔到冯玉祥麾下当兵,抗战爆发时担任第一集团军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成立后担任该集团军首任总司令,1940年枣宜会战期间,张自忠在南瓜店战死,终年49岁,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6、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九集团军

第39集团军于1940年4月由石友三所辖部队组建而成,石友三担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69(石友三兼任军长)和新八军(高树勋担任军长)两个军,归冀察战区指挥。1940年12月石友三被高树勋活埋后,卫立煌兼任集团军总司令,1942年高树勋接任总司令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友三

首任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早年曾投入冯玉祥麾下任职,成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1929年与韩复榘一起投靠了蒋介石。石友三一生善于投机钻营,先后投靠了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和中国共产党,但是又先后背叛,河南登封少林寺便是他下令焚烧的。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被部下高树勋活埋于金堤河岸边,终年49岁。

7、国民革命军第四十集团军

第40集团军于1943年9月由驻扎在青海的军队改编而成,由马步芳担任集团军总司令,下辖马继援为军长的第八十二军和马呈祥为军长的骑兵第五军,归第八战区指挥。抗战时期,马步芳曾组织暂编骑兵第一师出省抗日,这支骑兵队伍马上骑乘劈刀技术娴熟,屡次给日军骑兵以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步芳

集团军总司令马步芳是西北马家军的重要人物,长期盘踞西北,解放战争中马步芳积极参加反共内战,失败后逃往埃及,后出任台湾当局驻“驻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7月31日在沙特阿拉伯病亡,时年72岁。

小结:

抗战时期,西北军组建的7个集团军,有5个是以冯玉祥的西北军为班底组建的部队,两个是西北马家军的部队组建的,7个西北军的集团军首任总司令却有一个中央军将领刘峙。然而不管怎么说这7个集团军在抗战中都为抗日做出了贡献,尤其是第33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死沙场,成为抗战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