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拥有特殊智慧的生物,经过数万年的发展,人类学会了使用语言、创造艺术,甚至能够建设起特有的社会结构。

因此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伦理道德方面十分注意,更是不会出现父女、母子这种近亲繁殖的情况。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弊端。因此我国历史上的君王大多会选择其他世家大族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和妾室。

但是还有一些国家却为了维持血统纯正,保持着近亲结婚的习惯,结果导致诞下的子嗣大多都身体存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医疗的发展,近亲结婚的情况已经很少发生,但是动物世界中却没有这些条条框框,以至于它们在发情期六亲不认,一些动物甚至会与自己的姊妹交配。

那么如果在动物世界中,雄性遇到自己的母亲要怎么办呢?传言中的“马不欺母”是真的吗?

一、动物界有违伦理的“回交”

在人类世界当中,近亲之间发生关系被称为“有违伦理”,但是在动物社会当中,这样的关系则被称为“回交”。

回交实际上是遗传学当中的一种育种方法,是将杂交后代与其一个亲本进行再次交配的过程,一般回交用于植物加强或稳定某一特定性状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植物通过回交能够用于培育新品种。经过多次回交,能够保证后代能够遗传到大部分亲本,也就是我们口中父辈的基因,同时还能够获得非亲本的性状。

这种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多种有利基因同时保留,从而提升植物的产量或是抗病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小麦来进行举例。比如一种小麦它的产量比较高,但是却非常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而另一种则产量低,但是有很强的抗倒伏性能。

育种师就会将这两种小麦杂交提升性能,然后在将后代与高产品种回交,这就能培育出既高产又抗倒伏的新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植物的回交都会让其性能更优异,但是动物的回交却大多都会让后代出现一些疾病。

动物的回交十分复杂,动物的性状大多收到多个基因的控制,并且动物有着非常复杂的行为和社会结构。因此动物的回交会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从而出现遗传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动物和植物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还是因为二者基因结构不同。

植物的性状大多是由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控制,并且没有复杂的行为和社会结构。因此植物回交后的后代,往往性状会比前一代的更加优质,动物则难以遗传更多优质的性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因为生物学的发展逐渐意识到了近亲婚姻的危害,那么动物若是不加以注意的话,只会让种群更加衰弱。那么动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是否会主动避免“回交”呢?

二、动物是否会主动避免“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