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五次民营企业家恳谈会。

30位民营企业家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围坐一起,坦诚交换意见建议,共话安徽民营经济发展。

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自去年以来,省级层面已连续召开4场民营企业家恳谈会。

“恳谈”,重在听取企业意见。

民营企业家们结合实际,围绕两业融合、数字赋能、产业生态培育、市场开拓、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恳谈会也是现场办公会。

省委主要领导认真倾听大家发言,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全面梳理、闭环办理、马上就办,及时向企业反馈。

据统计,前4场恳谈会上企业家共提出271项意见建议及诉求,目前已解决260项,其余11项正在推进。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召开恳谈会(座谈会)2350次,解决企业问题诉求12547个。

安徽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就是要面对面听取意见、把诉求收集上来,调集各部门、各层面力量,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健全企业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机制,让民营企业事有处办、难有处解。

安徽省委、省政府顶格推进解决企业家反映的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真心实意服务、真招实策助力、真金白银支持,安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现场 许昊/图

细数安徽对民企的关怀,可以说: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除建立健全政企沟通交流新机制外,还专门印发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8条”,提出“3个70%”要素保障机制,在支持企业融资、保障用地用能需求方面,对民企“高看一眼”。

“高看一眼”,快速发展。今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0.1%,较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1个百分点。

当前,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厚积薄发、动能强劲之势,正处于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民营经济更是支撑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策扶持还存在一定“温差”,一定程度制约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懂企业的“难”,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为经济发展吸引更大的民间力量。

通过一次次恳谈,消弭政策“温差”,把政府“干的事”与企业“盼的事”精准对接,培植更优的“土壤”,民营经济的“实力种子”才能更好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花繁果硕。

说到底,民营经济好则安徽经济好,民营企业强则安徽发展强。

撰稿:李明杰

来源:安徽时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