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得道”和“失道”,其意即在于此

世界上处处存在二元现象。

无与有,强与弱,重与轻,福与祸,进与退,静与躁,俭与奢,仕与隐,战与和,巧与拙……

二元是可以转化的。

无可以变有,有也可以变无;强可以变弱,弱也可以变强;重可以变轻,轻也可以变重;福可以变祸,祸也可以变福;进可以变退,退也可以变进;静可以变躁,躁也可以变静;俭可以变奢,奢也可以变俭;仕可以变隐,隐也可以变仕;战可以变和,和也可以变战,巧可以变拙,拙也可以变巧……

转化到底是向好还是向坏,是遂人愿还是逆人愿,要看人是否尊奉了上神的宏旨,获得了上神的保佑,是否认识和顺应了迺遒,是否理解和坚守了“大道”。

后山道师提示曰:所谓“得道”和“失道”,其意即在于此。

做到“终身不殆”,才可通于上神,获得存在的根基和依据,进而求取养身,延命,长生,久视。

道师庄周举例曰:“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宋元君夜半梦见有个披头散发的人在门口探头探脑地说:“我是清江的使者,来自宰路的深渊,要到河伯那里去,不料半路被渔夫余且捉住了。”

元君醒后,使人占卜,方知此乃神龟。侍臣且告,确有渔夫余且。

余且奉命献神龟于宋元君。

“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宋元君犹豫是杀是放。占卜后杀死神龟,用来算命,算了七十二卦,没有一卦不灵。

然则神龟,既会托梦,却不能躲开余且的渔网,又能智算,却不能避免剖肚刳肠的灾难。

由是观之,机巧之至也会陷入困境,神智妙算也难逃祸患。

“无为”,顺应得“吉”;“有为”,妄作则“凶”

迺遒和大道,无形亦无名,无臭亦无声,谓“无” 。

“无”而生“有” ,生“万有” ,即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来源于“无” 。

所以,“无”为原始之根,超越时间与空间,具潜在无限可能。

万事万物处于生灭之中,“无”却未有竟时,大道因而长在。

万事万物形状可触可知,“无”却未有显现,始终无法感触。

“道”无意于生命孕育、物体形成和色彩声音的制造,然而生命、物体、色彩、声音等等,无不由“道”而生,依“道”而在。

“道”天然无为,万事万物却无不系其所为,此即“无为而无不为”也。

“无为”,指的是大道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无意于天地,无心于万物,天地自在而万物自生,终究“无为而无不为” ,“无用而无不用”,“无目的而合目的” 。

“道法自然” ,人顺应“道” ,亦应法乎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辅助万事万物的生长,不要背离自然追求个人私利,不要违背淳朴满足一己私欲。

淡然,恬然,无妄为,无私欲,返璞归真,和谐愉悦。

“自然无为”,即“主静”、“守柔”、“弃智”、“去欲”、“戒矜”、“希言”诸要素。

“自然”为上神之旨,迺遒之源,大道之境。要达到“自然”之宇,需要“无为”、“无事” 。

“无为”并非消极处世,而是顺应上神旨意,顺应迺遒和大道的规律,不要“人为”地干扰自然,“妄为”地破坏本真。

无为无不为,因物之所为。顺应迺遒和大道的规律,方可“无不为” 。

所谓“循理举事,因资立功” ,即是循其自然而为,顺其事理而行。

后山提示:并非要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 ,而是尊崇上神,顺应迺遒和大道的规律,不去人为干预,达成“无心而至”、“无意而得”的自然结果。

有意而求,因欲而动,并非“无为” ,乃是“有为” 。

“无为” ,顺应,得“吉” ;“有为” ,妄作,则“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