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进中举是清代著名讽刺文学《儒林外史》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吴敬梓通过描写范进这么一个时代中的小人物,批判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的弊端。

在这篇文章中,范进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人,一直参加考试却都没有考上,最后好不容易中了举人却发疯了,像是小丑一般滑稽可笑。

很多人都嘲笑范进心理素质不好,却很少有人知道范进中举之后有多牛。

范进是一个用尽毕生心血去考试的读书人,据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进了私塾开始读书学文,后来稍微长大一点就自己钻研书本上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进自二十岁应考,一直到五十四岁,期间考过二十余次,可惜总是名落孙山。最后他的家中一贫如洗,只剩下一个老母亲。

因为家境贫寒,范进无奈之下娶了胡屠户三十岁还未能出嫁的女儿。

但是胡屠户十分瞧不起范进,认为范进不可能有出息,平时对范进也是多有嘲讽奚落。

所以当范进参加考试没有盘缠去找岳父借钱时,他不仅不借钱给范进,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称举人都是方面大耳。

而范进尖嘴猴腮,一点也不像能中上举人的样子。

范进自知胡屠户手中借不到钱,干脆把家里所有的钱财全部带走去考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放榜的日子就到了,当报喜的人去通知范进他考上举人的时候,范进大喜过望,竟一下子晕了过去。

范进的母亲和邻居慌忙给他灌了几口开水。

范进爬起来,夺门而出,边跑边拍着手笑,一脚踏进水塘里,头发散了,手上也沾满了泥巴,一身湿漉漉的全是水。

这时候范进的岳父来向他道喜,发现范进疯了,在身边人的催促下,壮着胆子给了范进一巴掌,让其终于清醒过来。

范进中举的消息传开了以后,原先说范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愿意借钱给他的岳父,带着四五千钱和七八斤肉主动上门庆贺,称自己是“有眼无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先看不起他的邻居街坊都赶忙到范进家贺喜,得知范进家里缺米少面之后,都回家把最好的菜和米奉到范进面前,义务帮范进忙前忙后。

曾经做过知县的张乡绅也不甘落后,前往范进家“认亲”,给范进送去了五十两银子和一座三进的房子,表示两个人就像亲兄弟一样不用见外。

那些做些小买卖手里没有很多钱,又想求得举人老爷庇佑的,纷纷拿着自己店里的货物堆到范进家里,暗示自己和举人老爷也是有过来往的。

甚至还有一些人主动到了范进家门口说希望成为范进的仆人,并且表示可以不要工资,只要能服侍举人老爷就是天大的荣幸。

范进在搬进新房子后,开始一连三日的唱戏,摆酒,请客,好不热闹。

只是中了举人,范进不费吹灰之力就凑齐了钱财宅院和仆人,走到哪都被尊称一句“举人老爷”,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也由“岳父”转换为“老爹”,与张静斋称兄道弟,对那些个邻里乡亲不屑一顾,颇有一种小人得志的形象。

范进中举之后本来该进京赶考,可是他的老母亲因为范进中举惊喜过度加上大吃大喝,没过多久就离世了。

按照古代的朝廷规则,父母去世后儿子要为其守孝三年,所以范进就没有进京参加会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丁忧三年之后,范进进京考试,临出发那天,全县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场为范进践行,给范进筹备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会。

范进这次进京赶考可不是几年前连盘缠都要借的穷光蛋了,不用范进开口,愿意巴结他的人就帮他筹备好了一切。

于是范进坐着舒适的马车,带着充足的钱财和应有尽有的食物出发了,甚至还有仆人随行伺候他的起居。

这时候已经五十多岁的范进也不负众望,一举考上了进士,被授予了御史官职。

按理说,范进在读书上十分不开窍,年过半百才考上进士,官场应该就更不如意了,做个小县令就顶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恰恰相反,在官场上的范进表现十分优越,为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左右逢源,处理起事情得心应手,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赏识,成为了一位正四品的山东学道。

正四品的山东学道放在今天是什么概念?

那就是省教育厅的最高领导,负责一省的“政治文风”“考选人才”“讲学”等工作,相当于一省的“教育厅厅长”。

但是放在《儒林外史》的发行年代——清代来说,这个官职可不仅仅是负责一省的教育工作这么简单。

“山东学道”官方称呼是“提督学政”,是一个没有品级但是门槛很高的职务,有着“钦差”的责任,像是清代的纪晓岚和张之洞等大名鼎鼎的官员都曾经当过“提督学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职务掌管着一省的科场选拔大权,就是捏住了朝廷人才选拔的道路,所以清王朝格外重视“提督学政”们的“养廉”工作。

范进一年的工资大概在五千两到六千两,要知道清朝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两石大米,二十斤猪肉,二十两银子就足够买一个京城的房子。

所以这个职务不仅权力很大、前途无限,“钱”途也是可圈可点,范进成功鲤鱼跃龙门,实现了从寒门学子到朝廷新贵的身份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身边人前后态度的巨大转变,也能体现出来考中举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普通小事,而是代表一个人的社会阶层的提高。

成为举人之后,范进不再只是一个读书人,他可以去做官从朝廷领取俸禄,相当于现代的公务员,是国家有编制的一员。

对于曾经是底层人员的范进来说,这绝对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寒门学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入朝为官,一步步向上爬,最终成为四品高官,完全实现了阶级的逆袭,这怎么也能称得上是一个励志故事了。

只是因为《儒林外史》中只收录了故事的前半部分,范进白白受了这么些人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