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6月18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新价值 新动力2023—2024年度受尊敬企业年会”在北京举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在会上表示:“若有一天企业家获得诺贝尔奖,我觉得也不奇怪。”他认为,随着科学、工业和经济的融合,企业家在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他们可能通过原创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杨军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密集型新经济》。在演讲中,杨军指出:“我们目睹了ChatGPT等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的实现,可以大胆预测,一种新的科学模式可能正在成形。”

在演讲中,杨军讨论了科学与工业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及在人工智能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杨军强调,科学是研究已有的世界,而工程师则在创造未知的世界。过去,科学推动了工业的发展;现在,工业也在反哺科学。

杨军强调,企业家通过原创技术不仅可以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还可以赋能其他国家,帮助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他以埃隆·马斯克为例,强调了企业家在科学、工业和经济中的驱动作用,指出马斯克不仅是企业家,也是工程师。企业家与科学家、工程师的角色将越来越多地融合,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

杨军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他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型,未来一定是智能密集型。

杨军表示,为实现工业制造业强国这一目标,中国应专注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以推动新型工业化战略。他强调,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在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不仅涉及技术的高端化,还包括实现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021年,杨军及其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成立了深思实验室。该实验室专注于低空经济、工业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怡然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