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摄影报道

“乐山核产业历史悠久。起步于‘三线建设’时期,是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和第一度核电诞生地,有‘中国堆谷’的美誉。”

6月18日,2024乐山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恳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四川乐山夹江县举行。

会上,乐山市委书记马波介绍了乐山核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后,称乐山“正加快建设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放射源创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乐山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恳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四川乐山夹江县举行。

底气:近60年核历史,人才、技术、资源雄厚

乐山的核产业重点集中在夹江县,至今已近60年,“夹江人民始终以核为邻、以核为荣,进入新时代更是以核为机。”夹江县委书记许天毅介绍,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诞生于夹江,第一度核电从夹江发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也孕育于夹江,并在夹江成长、壮大。

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施遐介绍,夹江乃至四川,自“三线建设”时期以来,核产业积累了雄厚的人才、技术、资源,“有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施遐称,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军事重器”向国民经济转化赋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医疗、农业、环保、安全、基础科研等领域,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质生产力代表和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夹江县经济开发区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区。

抓手:全国首个取得环评批复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区

会场外,位于夹江县经济开发区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区无疑是乐山发展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抓手。

18日下午,记者在园区看到,1.2平方公里的一期园区,产业建设已达到70%以上,工人们正在建设孵化器和科研转化中心,以及污水处理厂等相关配套设施。

作为全国第一个取得环评批复的核技术应用专业园区,依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建有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省放射性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个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发展同位素应用、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医疗设备、密封放射源、辐照加工等相关核技术应用及配套产业。

当前,已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同辐、成都纽瑞特等企业院所入驻,已建成国家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12个、省级19个,培育关键核心技术200余项,引进副高级职业技能人才2100余人,成功取得授权专利近200项,国家和省部级1500多项科研成果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人们在园区内施工。

规划:3年后全面形成“两堆研发+两堆生产”的研发和生产布局

“截至目前,乐山核技术应用产业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堆、源、素、药’的完整产业链条。”许天毅介绍,其中,医用同位素试验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门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的反应堆,2027年建成后将在夹江全面形成“两堆研发+两堆生产”的同位素研发和生产布局。

此外,四川同源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立足打造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放射源创新高地,预计今年12月投产,可年产10万枚放射源。

即将于今年7月投产的四川海同医用同位素项目,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碳-14、钇-90、镥-177等8种常用医用同位素,改变中国医用同位素长期以来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