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大招儿做实事儿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近年来,团泊镇在营商环境上下沉服务,放大招儿、做实事儿,给企业提供便捷服务,让企业得到实惠。

服务下沉 车间办公

走进车间,才能更好了解基层最需要什么。服务下沉,是团泊镇助力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最近,进车间是团泊镇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周文宇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从镇政府到天津华源线材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线材”)的路,周文宇再熟悉不过。前段时间,华源线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申报工作,就是由周文宇经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人以为的申报只是拍几张照片或者填几张表格,可对周文宇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告诉记者,申报过程涉及多个方面,从企业资质到生产流程,从产品批次到买家跟踪等环节都需要详细记录并整合材料。周文宇觉得在车间办公,可以省去很多环节,遇到问题当场就能协调解决,因此,经常在车间一待就是数个小时,忙碌之间,行走万步更是常事。

在给企业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还要主动联系市、区两级工信部门进行指导。同时,接洽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支持培育企业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可以说,周文宇就是整个环节的“连接器”。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华源线材成功上榜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助力企业完成全国首笔“碳关税”数据交易

今年1月5日,全国首笔应对欧盟“碳关税”数据产品经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批准登记,交易双方华源线材与天津吉茂制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茂制钉”)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线下交易。

为了完成这次业务,团泊镇主动对接天津市商务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第一时间解读我国“双碳”政策,捕捉国际“碳关税”征收信息,和企业共同分析形势、积极应对,助推华源线材构建符合“双边标准”的数据模型,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确权。

据团泊镇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工作人员霍绍钦介绍,为了保证产品顺利出口,团泊镇积极和华源线材进行部署和应对,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展开碳足迹评价。按照欧盟“碳关税”有关要求,碳足迹数据应从自然界原料开始计算到本产品生产完毕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评价过程复杂且数据获取困难,最终数据在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评价上具有不小的价值。因此,华源线材本着“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原则,将本产品碳排放数据登记于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供下游企业交易获取。

霍绍钦表示,此次数据产品交易成功,开启了“产业链联动”与“碳数要素融合创新”应对欧盟“碳关税”新模式,有利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不但解决了下游企业数据获取难问题,而且降低了因碳足迹评价对企业带来的成本。同时,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对数据出具的认定报告及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存证,充分证明了数据的有效性,保证了出口交易的顺利进行,对于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招法 让闲置资产活起来

团泊镇积极梳理地块,主动联系静海区农业农村委和静海区规资局,寻求业务指导,确保符合用地要求,并多方寻找对口企业,实现有的放矢。

在盘活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土地管理服务公司闲置土地的每一项工作上,团泊镇都主动出击,帮助目标企业完善建设方案,上门服务促成其与中康伟业(天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实现对公司内400亩原葡萄园地块的重新利用。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顺利实施后将弥补团泊镇设施蔬菜种植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泊镇从实际出发,强化民营企业用地保障,立足全镇用地企业基本需求,在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土地垦造复耕的前提下,实现用地企业所涉及的耕地转出,因地制宜做好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同时帮助企业依法、依规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彻底解决企业农机设备、工具、农产品等存放难题。

企业融资 政府搭把手

企业融资问题,团泊镇同样搭把手,以搭建银企有益桥梁为结果,利用好天津市“信易贷”平台,拓展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范围,以“信”易“贷”,成功帮助天津市华源工业(集团)公司获得银行贷款800万元,加大企业融资规模。在详细了解银行的流贷、外汇结汇等优势政策,确认银行服务能针对性为企业带来实惠后,政府帮忙架起银企对接桥梁,为企业未来发展增添了一份“金融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瞄准问题,深入调研,解决企业实际困难;锚定目标,笃行实干,达成企业高度满意;优化结果,聚力争取,赢得企业广泛认可。团泊镇将以争优、争先、争效的实际行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答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考卷,为静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作为、出力”添秤”。

来源:静海融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键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