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午间,#传宁德时代施行896工作制#,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网传文件,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奋斗100天”的号召。从6月12日起,符合条件的员工开始实行“896”工作制,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该文件还提到,“外籍员工不强制,按他们的意愿。”

很快,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对此进行了澄清称,“此事为曲解造谣,公司没有发出这样的规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员工指出,“奋斗100天”的号召,在公司内部并非首次,且已成为常态化。公司希望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曲解了公司的意思。

疲于“守业”

“得动力电池者得新能源汽车的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德时代,一出生便踏进了风口:于2011年成立,2017年登顶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榜首,并于次年上市。从成立到晋升“电池大王”,宁德时代仅用了6年时间。

尤其自2020年以来,由于新能源汽车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行业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高涨,宁德时代一时间被被车企“踏破门槛”。彼时,江湖上不乏传出,为了顺利“拿货”,宁德时代对车企们提出了不少“霸王条款”。

但市场之上,很难有长久的霸主。自2021年达到52.10%的高点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一路下滑,截止2023年已下滑至43.11%。

据宁德时代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797.71亿元,同比下降10.41%;归母净利润105.10亿元,同比增长7.00%,已连续两个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规模更是2022年二季度以来的单季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业绩上的“失速”,市场上并不感到意外:一部分源于行业短期需求“见顶”,更有一部分则因“宁王”一家独大引发的群而攻之。

天下苦宁德时代久矣。“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我们汽车(成本)的40%,50%,60%,且还在不断涨价。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在2022年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指宁德时代。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联合上演“逃跑计划”,宁德时代的市场话语权也在发生微妙变化。一方面,诸多车企与其他电池生产商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共建电池厂;另一方面,车企选择直接下场自己搞电池,从此走上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

业内人士表示,车企造电池,已不可避免。自己研发,不再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是迟早的事。电动车已经是大势所趋,未来的主流车型,至关重要的电池却完全掌握在供应商手里。车企自己的造车成本、动力模块的供应、与电池相关的技术发展等等,都受制于人,这肯定是车企不愿意发生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15家以上车企宣布自研电池的计划,这些车企,之前几乎都是宁德时代的忠实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面临国内客户“倒戈”,更让宁德时代感到压力的还属“大有替代”势头的比亚迪。

他们算得上“老对手”。早期凭借“赌对”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取代了比亚迪电池一哥的头衔。但此后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以一己之力把磷酸铁锂从边缘化拉回来,回到了主战场。据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上月的市场份额差距为14.9个百分点,较4月的16.28%缩小1.38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缩小。

风口消失,巨头来袭,属于宁德时代的“最好时代”正在远去。

再抓新“风口”

为了保量,宁德时代开始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一年,宁王的姿态悄然转变,从过去的不可一世变成了平易近人。

先是,主动让利,交个朋友。去年2月,宁德时代推出“锂矿返利”计划:承诺未来三年内,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以20万元/吨(时价47万元/吨)的价格结算,作为交换,车企需承诺三年内采购的电池比例不低于80%,第4-5年的供货量不低于前一年。

而如此大幅度的让利,对宁德时代来说是第一次,在这之前,宁德时代一向强势,且看重毛利率,如今骨折促销,一方面是为了稳固铁王座,同时也是拉拢变了心的头部车企。

但可惜,锂价崩盘的速度超出了宁德时代的预期,就在“锂矿返利"消息传出仅两个月后,碳酸锂的价格首次跌破20万/吨,其主动示好也难有下文。

其次,升级技术,稳住客户。2023年,宁德时代推出了新一代动力电池——麒麟电池和“神行超充电池”。据宁德时代介绍,两款电池均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此外,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单体能量密度达500Wh/kg的凝聚态电池,同时还在持续研究钠离子电池。

不过,在当下固态电池的“营销狂欢”下,宁德时代的技术不仅没了先发优势,且也面临着被弯道超车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面对B端市场的压力不断加大,宁德时代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C端。

据报道称,宁德时代计划今年8月在成都开设首个线下品牌展示门店,用于全面展示“CATL Inside”车型;同时打造“新能源生活广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预计可以涵盖超20家车企,超50款车型,展示车辆超150辆。

事实上,从去年8月开始,宁德时代就已经显示出进军C端的迹象。彼时,宁德时代不仅破天荒地第一次举办大型线下发布会,发布了神行超充电池,不久之后,“充电10分钟,神行400公里”的大屏广告也出现在了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的机场和高铁站里。

而在与车企的合作中,宁德时代也同样开始强调自己的品牌存在感。今年1月,猛士科技宣布其后续发布的电动越野车型917车身上将印有“宁德时代“CATL Inside”标识,首开“CATL Inside”上车的先河。

不过对于此举,有观点指出,宁德时代的To C策略很难一蹴而就,长期看,必须要保持在技术上绝对领先;短期内,或许还需要给予合作车企足够的好处。而这对于当下“危机四伏”的宁德时代而言,更是多了一层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宁王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宁王”。

过去几个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频频现身行业公开论坛,在发言中不忘“向车企示好”,并且无论大小企业,但凡能与宁德时代合作,都是一视同仁,曾毓群亲自出马见证签约仪式。

然而,不管是谦逊的姿态,还是奋斗100天的激进,市场上从来不会因“态度”买单,核心的技术才是立稳江湖的本质,即便是早期的霸道,依旧创造了那个时代的“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