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龙眠街道长生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依托网格化服务的优化提升,深入实施矛盾纠纷调处和社区协力发展策略。通过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提高服务精准度,形成了具有长生社区特色的“一网五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法,有力提升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党建+全科网格”,“一网”揽民情,夯实基层治理“堡垒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党建+网格”要求,按照“便于参加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服务群众”的原则,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网格员-单元长”的网格党组织体系。将辖区合理划分为4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500户,由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与网格内的社区党员、社区民警、社区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等共同组成网格管理队伍,实现了基层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早处置”。通过基层党组织,开展板凳课堂、普法宣讲、文艺演出、公益义诊等活动30余场次,切实将党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融入基层网格中,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激活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法治+多元调解”,“一网”排民忧,筑牢基层治理“预防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老杨议事工作室”,采用矛盾纠纷“分类定级”调解法,将矛盾划分为十大类42种,并根据调解的难易程度分为四级。网格员能处理的为一级矛盾;网格员无法处理、需要社区解决的为二级矛盾;需要派出所民警调处的为三级矛盾;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为特定矛盾。分类定级后,对排查出的矛盾建档立卡,逐个销户。通过拉网式排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6件,处理“平安键”事件43条;受理12345热线工单24件,化解率100%,切实将矛盾纠纷调处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自治+社协联动”,“一网”解民愁,搭建基层治理“协商线”。依托“社协融合+”模式,充分发挥市住建局物业办和辖区物业单位的作用,落实社区和物业单位干部交叉任职制度,定期召开家园议事会、物业联席会,协商研究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难点问题。通过社协融合、居民志愿服务队、业主委员会等居民自治议事平台,合力化解了团结小区等老旧小区路面破损、停车位不足、燃气安装等问题9件,缆线整治问题7处、集中充电设施3处。

“德治+文明创建”,“一网”化民智,营造基层治理“德育线”。发挥“大党委”成员单位、“双报到”单位和“创城”包抓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形成“单位+网格”联动共治新模式,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政策法规宣传、防灾应急演练等活动,使共建单位全力参与到社区文明创建工作中来。以“我们的节日”“亲子活动”“阅读沙龙”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亲子活动10场,阅读分享活动8场次。将全民文化素质提升与传统文化、家风文化有机融合,充分提高了居民群众的道德文化水平,达到以文化人、教化育人的目的。

“情治+精准服务”,“一网”得民心,提升基层治理“连心线”。坚持从关键小事入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以贴心、热心、耐心为服务标准,聚焦辖区“一老一小、一特一困”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征集社情民意和“微心愿”活动,全面掌握群众诉求。通过点单、派单、接单、买单模式,实现精准服务,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30余件,办理惠民实事54件,开展代办服务89余人(次),真正做到心连心搞服务,面对面解难题。(周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