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凯旋

夏日,在四川凉山各地的果园里,时令水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象。这一切都得益于近年来凉山围绕强基础、扩优势、树品牌的思路,立足自身地理和气候优势,着力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等完整匹配的水果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县域乡村富民产业。如今,小水果成为“致富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力量”。

硕果满枝迎客来

“千林红绽火含珠,熟到杨梅夏至初。”走进西昌市开元杨梅山种植专业合作社,一颗颗紫红色的杨梅挂满枝头、娇艳欲滴。游客宋华兰一手提着小篮子,一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抿,瞬间汁水迸发,唇齿间满是诱人的果香。“我们是边摘边吃,别看篮子里不多,实际上肚子已经快装满了。”宋华兰乐呵呵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合作社负责人安正清介绍,随着开元村700亩杨梅成熟上市,不少游客早已闻风前来采摘。一般杨梅采摘期只有20天左右,由于开元村的杨梅为梯度种植,果实也会随着海拔高低不同分批次成熟,采摘时间能延长至7月底。

同样,在会东县姜州镇民权村的会东守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蟠桃园里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甜蜜的桃香弥漫整个果园,前来果园收购的商家和游客络绎不绝。

“为保证蟠桃的质量和产量,果园坚持采用人工除草、施农家肥等绿色种植模式,再加上农技专家定期入园指导,种植出的蟠桃个头大、裂果少,甜度适中。”合作社负责人蔡成义说道。

据了解,合作社现有桃园100多亩,年收入达35万元。自蟠桃园开始种植以来,附近村民也有了更多就近务工的机会。尤其在果树套袋期间,每天能为周边群众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

蔡成义表示,该果园临近姜州花湖景区和马头山风景区,下一步,合作社将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继续扩大蟠桃种植规模,精进蟠桃种植技术,力保蟠桃产量和质量。同时规划发展集蟠桃采摘、农家体验、乡村休闲服务为一体的“果园经济”新模式,让特色水果产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转型发展、助农增收的“甜蜜果”。

“甜蜜产业”促振兴

眼下,普格县志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迎来了今年最后一批车厘子采摘,一颗颗红彤彤、水灵灵的车厘子挂满枝头,工人们正穿梭在果树下仔细挑选,处处洋溢着农业提质增效带来的丰收喜悦。

据悉,该公司目前试种成功的车厘子主要有7个品种,都是近年来在众多品种里优中选优,挑选出来最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甜樱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公司所种植的车厘子获得一致好评。一时间,采摘的数千斤车厘子销售一空,销售额达到了20多万元。

除了车厘子的成功销售,今年车厘子苗木培育销售也取得“开门红”。目前,主要培育出4个品种的车厘子幼苗2万余株,先后接待来自云南、攀枝花等地及州内各县前来考察选种的客户二十多批,成功销售幼苗7000余株,销售额达50万元,计划明年将扩大至7个品种5万株。

在努力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公司每年可为周边群众提供3000余人次的临时就业岗位,让更多的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愿望。

园区助力加速跑

近日,美姑县峨曲古乡雷觉莫社区果蔬现代农业园区的园内首批美都西瓜迎来丰收。大棚内,绿油油的瓜藤爬满一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吸引了大量客商和游客前来品尝。

近年来,美姑县持续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不断加大科技助农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品牌,让大棚设施成为富民强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该园区配套了蔬菜大棚、育苗棚、水肥一体化等设施,推广种植玲珑2号小番茄、美都83号西瓜等高端优质果蔬品种,实行智慧化、精细化生产管理。目前园区共种植西瓜100亩,预计产量400吨,效益240万元。

同样,会理芒果也是会理市沿金沙江乡镇致富增收的一项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作为国内晚熟芒果产地之一,其肉质鲜嫩、果形美、甜度高,极具市场优势。

目前,会理市登记注册芒果专业合作社16个,注册有“鱼鲊蜜芒”“果中优芒”“深山缘森态”等商标,并建成1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023年底,会理市近8万亩沿江沿河特色芒果产业标准化基地全面发展,产量5.7万吨,通过促进深加工、包装、运输、饮食、住宿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惠及11个乡镇10余万人,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值1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