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上海虹桥?”近日,家住上海市宝山区的尤嘉和丁佳打算去苏州看演唱会,进入站台后看了一眼电子屏一阵疑惑,“该不会买错票了吧!”她们掏出手机赶紧确认了一下,没买错。“原来这就是前几天刷屏的‘从上海到上海’的列车,没想到坐上了首发!”尤嘉心情不错。

6月15日,从上海站出发,贯穿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的“超级大环线”G8388/9/8正式开通。该趟列车沿途停靠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合肥、安庆、池州、黄山、杭州、嘉兴等12座城市的21个站点,历经8小时09分,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最终回到上海虹桥站,完成一场“从上海到上海”的环线之旅。大江东工作室来到高铁列车始发现场,见证开通时刻。

“一车直达”,一路“可甜可咸”

“2020年12月合安高铁开通,在安徽省内形成了一个高铁小环线,反响不错,此后,我们便开始谋划整个长三角的超级环线列车。”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说。

“随着今年4月池黄高铁开通运营,沪宁城际、宁蓉铁路、合安高铁、宁安高铁、池黄高铁、杭昌高铁、沪昆高铁7条铁路形成了串联,一个大环线呼之欲出。”杨秀志说,“近年来,‘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使得我们具备了开行长三角超级环线列车的条件。”

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但“一车直达”的背后十分考验列车的运营与管理。“许多线路上的运力已经十分繁忙,再加开一条环线,需要对现有铁路资源进行一次排列重组,列出最佳选项,兼顾经济效益和出行需求。”杨秀志说,环线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动车组车辆运用效率,还能把沿线主要客流点串接起来,减少部分旅客在高铁枢纽城市间换乘等待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数该趟列车沿途停靠的城市,既有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也有黄山、九华山、千岛湖、西湖等多个风景名胜区,整条线路“可甜可咸”,既满足了商务出行,也串起了江南好风光。从沿线停站时刻安排看,该车次始发、沿途、终到时刻都在高铁客流较大时间段,能更好满足旅客日常通勤、商务出行需要。

时下流行“特种兵旅游”,这条环线也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提供了可能性。这不,刚坐上车,丁佳和尤嘉就开始研究起了“超级大环线”沿途经过的城市,“每个城市走走停停,穿行长三角像坐公交地铁一样方便,真好呀!”她俩已经憧憬起了下个假期的江南园林、皖南山区、湖泊岛屿环线之旅。

缓解“出行焦虑”,提供“情绪价值”

路网已经密布的长三角,为何还要建设这样一条“超级环线”?

出行需求依旧是首要因素。从事物流行业的丁佳经常通行长三角。以前她会开车出行,近年来,随着长三角铁路网络越织越密,她更倾向于坐高铁。“省时又省力,车上还能工作一会儿,根本不用担心堵车。”丁佳说,“就是担心节假日买不到票。”

丁佳说出了许多长三角通勤人的心声。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5月,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6条高铁,铁路营业里程逾1.4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200公里。

但另一方面,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相当于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的旅客在长三角乘坐了一次火车。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长三角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超320万人次,增幅近7%,列车客座率平均达到九成以上。

“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活动和人口总量对铁路的运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说。

“再也不用担心出去了回不来了!”丁佳开玩笑地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相关负责人彭波介绍,这条环线满足了沿线城市旅客按需“分段乘坐”的实际需求。虽然很少有人会买一张票从上海坐到上海,但这条环线的存在大大缓解了乘客的“出行焦虑”,“为长三角旅人提供了‘情绪价值’!”丁佳说。

据介绍,该躺列车为和谐号,目前采用8辆短编运行。铁路部门将持续跟踪列车开行情况,结合即将到来的暑运,摸清该列车区段客流特点,积累旅客出行数据,持续优化该列车开行方案,按需采取扩编增能等措施,进一步满足旅客多样性出行需求。

既是“画圈”,也是“破圈”

区域一体化发展,交通一体化先行。虽然不是全国首条跨省环线,也并非里程最长、站点最多,但这条环线绝对称得上“超级”之名。数据显示,2023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了3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5%。这条“超级大环线”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环线的开通将进一步盘活长三角各个城市的资源要素,有助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曾刚说。

既是“画圈”,也是“破圈”。长三角地区的各个都市圈内要素流通已经较为顺畅,“超级大环线”的开通,将进一步“串珠成链”,突破各个都市圈圈层,发挥乘数效应。“这个‘大圈’还将原先远离‘内圈’的安庆、池州、黄山等城市纳入进来,有利于这些城市拉长长板,带动更多产业在这些城市落地。”曾刚说。

随着长三角铁路版图织线成网、持续扩容,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已实现“市市通动车”,坐动车就像坐公交一样方便,长三角城市之间越来越“近”,大部分城市实现1、2、3小时通达。

“长三角交通网络已十分密集完善,但距离真正的高铁地铁化、公交化还有段距离。”曾刚举例,在国际上,东京、纽约等城市也都拥有2000公里以上的通勤圈,通勤时间可以缩短到0.5到1.5小时。长三角城市之间还可以再“近”一点。“超级大环线”的开通,将更大程度地盘活现有铁路资源,提升运营效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图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本文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