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消息称,美国希望将其军事供应链与中国脱钩,但鉴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这一目标实现起来将面临巨大挑战。

观察人士表示,中国不仅生产制造武器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还控制着对美国先进武器至关重要的稀土元素和高性能微芯片的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的主要观点源自于美国知名历史将领麦克阿瑟说过的一句老话:“搞不来的事情就别硬搞”,希望白宫明白这个道理

美国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动向与初步影响

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中,中国无疑扮演了一个中心角色。

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变化,美国开始寻求减少与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联系,号称要“尽力避免潜在的风险”,其实这个世界本来总体是和平友好的,几乎所有大的“风险”背后,都少不了美国的影子,所以渣编我也不知道他们所谓的“潜在风险”到底来自哪里。

言归正传,美国国防产业,特别是在先进武器的生产方面,极度依赖于中国供应的各种原材料和高科技装备。从稀土金属到高性能微芯片,这些都是美国军事技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例如,拜登总统上任第一个月就签署了一个行政命令,旨在建立“强韧的美国供应链”。这包括将一些关键生产线转移到美国或其他盟友国家,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然而,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难以被快速替代。

中国不仅是稀土加工业的主导者,还几乎垄断了高性能磁铁(如钕、镝和镨)的生产。高性能磁铁是美国F-35战斗机等高端武器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中国还控制着全球98%的原生镓供应,这是生产最先进军用芯片所必需的关键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深度依赖使得美国在尝试“脱钩”过程中面临重大挑战。尽管美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如激光和微波武器的直接供应中看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在核武器、太空、人工智能和高级通信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依赖减少不明显。

对美国决策的思考

在当前全球经济高度互联互通的背景下,美国试图从中国的供应链中“脱钩”,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决策。从渣编这么一个普通中国网民的视角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博弈,更是关乎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前景的重大事件。

我们要清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从稀土到高端制造,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了无数普通工人和工程师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因此,当美国说要削减对中国的依赖时,这不仅是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也是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的一种考验。

其次,对于我们普通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美国的这一决策可能意味着许多日常使用的产品成本的上升。比如,智能手机、电脑等依赖稀土磁铁和高性能芯片的产品,其成本和供应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可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长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也正是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科技研发能力的绝佳机会。历史上无数次的挑战都证明了一点:压力之下更能激发潜能。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和人才优势,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在全球科技和制造业竞争中,这是我们转危为安、由被动到主动的关键。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虽然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使得完全的“脱钩”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中美的每一次经济决策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更应该理解国际形势,支持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独立,同时保持开放和合作的心态,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渣编认为,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美经济“脱钩”的复杂性,也能从中发现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持续进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是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未来的大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美国国防供应链难以与中国脱钩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探讨美国国防供应链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过程中,渣编们在闲聊中,确认几个关键因素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快速实现。

1.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是许多高科技和高性能材料的主要生产国。从稀土金属到先进的电子组件,中国的生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在稀土加工领域,中国几乎拥有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些材料和组件是美国高端武器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F-35战斗机中使用的高性能磁铁就依赖于中国的稀土。

2. 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互联:

当前全球供应链高度复杂且相互依赖,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中。许多美国的防务产品和系统涉及跨国的生产和供应网络,其中许多关键技术和材料的供应商都在中国。

即使美国政府希望重新布局供应链,这一过程也需要时间和巨大的经济成本,同时还要克服技术转移和重新建立供应网络的复杂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替代供应链的建立困难:

虽然美国正在寻找替代中国的供应源,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在稀土资源方面具有潜力,但从建立完整的供应链到达到与中国同等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仍然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此外,全球其他地区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制中国的生产规模和成本效益,这使得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几乎不可能。

4. 技术和成本效益的双重挑战:

中国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本控制能力是美国难以快速复制的。例如,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和高性能磁铁的生产效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支撑美国高端武器系统的基础。

美国在试图找到替代技术和材料时,不仅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要评估经济的可承受性。

美国虽然号称“出于国家安全和战略考虑”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彻底与中国的国防供应链脱钩仍然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任务。

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高度互联以及中国在多个关键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需要在追求供应链安全的同时,也考虑经济和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我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说过“搞不好的事情就不要硬搞”,希望华盛顿当局能够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