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加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已经确定并且正在实施的建造计划之外,再额外增加2艘的新产量。那么被追加的对象,就是已经在建造的大型平台的既定版本,不会存在颠覆性的子系统变化。哪怕是在生产过程中有部分微调的地方,也是调整幅度非常小。总之就是要求完全按照既有的图纸;再加上已经完全熟练的生产线上的操作者的操作习惯与肌肉记忆,尽快的提高总体生产效率。最终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终极用户能拿到更多更趁手的大型武器平台,以求在全球大国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地位。从本质上来说,对一种10万吨级的顶级平台还要进行生产数量的追加,只能暗示两大现象:第一是全球大环境变化太快,一些事关未来百年国运的重大节点,会比原先预计的更早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就要求相应的战略战术支柱,必须多多益善。不论是实际开片还是继续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总之手里有更多显示以理服人、让全球看得见的大棒是绝对不可或缺的。第二,就是首个电弹平台,在建造完成,进行高强度试航后,各方面都对其建造质量与综合性能非常满意。甚至一定程度上大大超过了预期。用户充分展示买家秀,给予极度好评后,再追加订单也是人之常情!既然明说是追加了2艘,那么原先的计划是几艘?最终又会获得几艘?所有的这些已经存在、或者即将开始切刚钢板的平台,全部完工后又有几艘?这些问题说好回答也容易,但是即使把数量讲的非常具体,把完工交付的时间节点彻底讲明也未必会绝对正确。因为这些数字仍然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这就像1.3万级的大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在不断的追加与日夜赶工。今年说一共12艘可能是真实数字;但是到明年就有可能变成了已交付、正在施工、再加刚刚开工的已经变成了16艘甚至是18艘,最终到24艘都有可能。总而言之,全球大环境的日益波谲云诡,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突进,即使想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造舰计划,也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长期的应急性突击生产状态,恐怕还要再维持几年。真正有足够服役的时间与稳定的全球大环境来慢条斯理的打磨一型超级目标舰时,其实早就胜负已分。十几年或者20年后再拿出来也根本用不上。事情从来就是这么奇异。作为后来居上者,在上升曲线中从来不存在什么风轻云淡。那么在再次追加了2艘之后,10万吨级以及10万吨级以下的平板弹射平台会有多少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说吧:二战以后,美国海军向来用的最顺手、实战出力最大的,一直是4艘小鹰级再加4艘福莱斯特级。海湾战争期间一共出动6艘,有5艘是都是从那8艘中紧急拉动的。反倒是当时已经存在的6艘尼米兹级中,只能勉强拉出1艘充数。因此8艘10万吨级上下的平板是一艘都不能少的。再加上2艘滑跃的中期改平弹射,就是一个10位整数。至于15万吨级的超级核电弹,现阶段不会太多,未来则不会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