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据北京气象台报道,6月17日至18日,北京晴热高温天气持续在线,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左右。面对持续高温,北京市多家医院推出了“防暑药饮”,帮助大家清热消暑。

6月17日14时许,63岁的王女士到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近三日内,她连续出现乏力、恶心等症状。急诊医生判断王女士属于轻度中暑,并为她开出三天用量的“祛暑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中医医院“祛暑饮”。受访者供图

“‘祛暑饮’是根据清代宫廷‘暑汤’的配伍加减而来,每到夏季便会推出。”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曲志成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祛暑饮”以香薷、白扁豆、厚朴等药物为主要成分,具有祛暑化湿、行气和胃的功效,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轻度中暑。为方便饮用,“祛暑饮”可以代煎,每日一服,分二次服用。患者可在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或杂病门诊随开随取。

除北京中医医院外,北京市东城中医医院也开始供应清凉“酸梅汤”,北京市亦庄医院也推出“防暑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兴区亦庄医院免费发放“祛暑中药饮”。医院供图

北京市亦庄医院副院长王峰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款‘祛暑中药饮’由乌梅、净山楂、陈皮、淡竹叶、甘草几味中药熬成,适用于预防及轻微中暑者,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医院每天会制作300袋,在医院3个院区和下属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发放,来院居民、外卖员或附近的室外劳作人员均可免费领用。”

“暑气太过,容易伤人致病,中医称其为‘暑邪’。”曲志成说,在中医理论中,中暑被分为阳暑和阴暑两种类型。阳暑多是由于机体不能耐受外界炎热所致,在烈日下劳作、长途行走或长时间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多发。阴暑则多是由于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例如突然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环境,或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快速饮用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电扇、空调强风对吹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阴暑。

曲志成提醒,不仅是医院,市面上也有各式各样的防暑饮品或代茶饮,建议公众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并结合医生建议进行选择。预防阳暑也可以饮用绿豆汤,绿豆清热去火,还可降低痱子、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病发病风险;预防阴暑,则可以在出现发热恶寒、神疲倦怠等症状后,服用藿香正气水或涂抹风油精,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