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包裹”即将送达!

完成了月背采样的嫦娥六号,按计划再过大约10天时间就会返回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包裹”即将到达收货地,嫦娥六号返回舱将会大显身手,以独特的方式进入地球。

嫦娥六号也“打水漂”?

相信大家都玩过打水漂吧?

没错,我们嫦娥六号返回舱在到达地球的时候,面对与大气层摩擦导致的巨大热量,就选择了以类似“打水漂”的方式进入大气层。

那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呢?

对于38万公里的星际长途,嫦娥六号返回不仅考验着航天器的水平,还对任务的精确度和可靠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返回舱返回的时候,速度会达到约每秒11公里,也就是每小时约4万公里,这样的速度,相比常见的载人飞船返回,可是要快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的航天员返回地球时,返回舱进入大气层,速度会从每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逐渐降低到每秒几百米。

不过,就算这样,我们所看到的返回舱都是焦黑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了航天员能安全返回,我们的航天员能量餐和返回舱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在返回舱返回地球的时候,能量餐需要为航天员提供长达6小时的能量供给,而返回舱的特殊设计也能为航天员防御近2000℃的高温灼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相同的是,嫦娥六号返回舱在高速返回的过程中,也是需要考虑降温和减速,不然我们珍贵的月球样品就会因为高温出现损毁。

对此,我们的嫦娥六号设计团队就采用了“打水漂”的方式返回,通过使返回舱在大气层边缘反复弹跳,逐渐降低速度和热量,从而实现安全返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样高难度的返回方式,也非常考验精准度,由此可见此次任务的困难程度。

不过,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障月球样品的完整性,也可以为我国以后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基础。

载人登月火箭来了

而随着嫦娥六号返回舱携带月球样品即将返回,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此次任务合作方欧空局的相关言论。

在我们顺利将欧空局的负离子分析器带上月球后,欧空局却在表达祝贺和感谢后,表示:将不再继续参与中国嫦娥系列探月项目的后续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很多人表示非常不解。

其实,在欧空局的声明中也直言不讳地表示了不合作的原因,其中提到:中国的探月工程与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存在竞争关系。尽管阿尔忒弥斯计划至今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但出于美欧之间的传统盟友关系,欧洲航天局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又是美国啊,此前阿联酋也计划参与我国嫦娥探月计划,但是在美国的干预下,合作也遗憾告吹,没想到这次也是。

不过,就算如此,也阻挡不了我们太空探索的脚步。

而且,在我们嫦娥六号任务顺利进行的同时,我们载人登月火箭也迎来了重大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4日,三台YF-100K液氧煤油发动机同时点火,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我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系统级大型地面试验,成功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长征十号火箭为三级半火箭,是我国为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的新火箭,火箭总长92.5米,起飞重量约2189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

而且,长征十号火箭还具备了一级火箭的可重复使用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次试验成功后,美国也注意到了,据美国知名航天媒体《太空新闻》消息:中国的主要航天承包商成功完成了一项火箭一级静态点火试验,这是长征十号火箭首次试验,旨在将宇航员送往月球。

美国航天专家也指出,这次试验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载人登月目标的关键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