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7日,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寿险")发布公告,其于2024年6月14日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实际发行总额达到8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却低至2.38%。这一利率不仅与其去年底发行的120亿元债券的3.50%票面利率形成鲜明对比,更是在利率持续走低的市场中,创下了新低,甚至低于数日前利安人寿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利率2.59%。

太保寿险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由基准利率和固定利差两部分组成,这种结构设计体现了债券定价的市场化和精细化。基准利率的确定方式,基于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的5年期品种,确保了债券利率与市场基准的紧密联系,而固定利差的设定则为债券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此次发行时的基准利率为2.06%,固定利差为0.32%,与去年12月发行的120亿元资本补充债相比,基准利率从2.59%下降至2.06%,固定利差从0.91%下降至0.32%。

这一急剧的利率跳水为太保寿险带来了资本补充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了其财务优势。险企面对利差损风险的挑战和偿付能力的考验,保险产品定价利率首当其冲,而资本补充债券的发行,作为负债管理的关键一环,其利率下调同样变得尤为迫切,反映出保险公司在资本策略上的迫切调整和适应市场的必要之举。

险企增资难度上升,发债活动有所升温

今年前5个月,13家中小险企获批增资总计135.4亿元,其中阳光人寿、信泰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的增资额均超过20亿元,尤其是信泰人寿以52.04亿元的增资额领先,与此同时,人保财险成为前5个月唯一获批发债的险企,额度达120亿元。

进入六月以来,保险行业资本补充债的发行呈现出加速态势,利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人寿相继发行资本补充债,这一现象反映了保险企业对资本实力的迫切需求。

在保险行业,资本的充足性是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增资和发债不仅是补充资本的常规手段,更是提升其财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策略。增资,作为注入新鲜血液的直接方式,能够迅速增强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提高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也是公司实力和信誉的象征。这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扩大业务规模、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机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发债则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资本补充途径。通过发行债券,保险公司能够补充附属资本,提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时避免了股权稀释,保护了现有股东的权益。债券融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条件和自身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融资工具,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央企的退金令以及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无疑加剧了保险公司增资的不确定性。退金令的出台旨在引导央企回归主业,避免金融风险与实体经济风险的交叉传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资在金融领域的扩张,从而影响了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股东注资来补充资本的传统途径;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承压的现状下,自身资金链可能面临紧张,这也使得保险公司难以从这些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策略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依赖股东直接注资的方式已不再单一,保险公司开始更多地借助债券市场的力量来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机构对于保险公司发行债券也设定了一定的条件和监管要求,以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市场稳定性。例如,保险公司在申请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时,需要满足良好的公司治理、连续经营年限、净资产规模、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条件,并且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监会的严格审核。

债券发行成本骤减,利率跌破2.5%关口

今年利安人寿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情况尤为引人注目。其累计发行三期,总额达30亿元,三只债券票面利率分别为2.75%、2.78%和2.59%,均显著低于去年保险公司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3.6%。第三期发行仅仅数日之后,太保寿险发行的80亿元永续债,首个五年利率更是跌破2.5%,进一步凸显了保险行业债券利率的下行趋势。

紧随其后,新华人寿近日也发布公告,拟发行10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目前正在发行过程中,发行公告中提及到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发行人资本,增强公司偿付能力,为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然而,当我们深入挖掘这背后的逻辑时,不难发现,新华保险在发行前的偿付能力已经相当充裕,核心偿付能力和综合偿付能力分别高达142.62%和252.06%,远远超出监管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行资本补充债似乎并非出于迫切的资本需求。发行后,综合偿付能力预计仅提升约9.82个百分点,这一数字相较于其已经高企的偿付能力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表来源:新华保险2024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公告

回顾历史,这并非新华人寿首次发行资本补充债券。2020年5月,新华人寿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总额同样为100亿元,发行利率3.3%,采用分段式计息,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前5个计息年度内票面利率固定不变;如果发行人不行使赎回权,则从第6个计息年度开始到本期债券到期为止,后5个计息年度内的票面利率为原前5个计息年度票面利率加100个基点(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财务背景下,新华人寿本次资本补充债的发行,可以被视为资本的前瞻性布局。如果不执行赎回“20新华人寿”债券,毫无疑问将面临票面利率上升带来的偿债成本压力,导致年均利息支出增加1亿元的财务负担,而通过新债券的发行和可能的赎回置换,新华人寿可以有效降低财务成本,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财务灵活性。

保险公司发债利率的持续下行,不仅是当前货币政策宽松的直接反映,更是对偿付能力压力和利差损风险加剧的双重夹击下的直接回应。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中,保险公司面临着资产端收益下降和负债端成本相对刚性的困境,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来维持合理的利差和利润水平,成为了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