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抓落实贯穿于临沧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临沧市委书记、市长 杜建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澜沧江美景 供图

2024年,临沧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一体推进“三大经济”,持续推进系列三年行动,把抓落实体现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扩大开放、提升边疆治理能力上,走出一条具有临沧特色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路子。

突出产业发展抓落实。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换市场、换技术,做好高原特色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优势经济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结推广100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行动和滇红茶产业联盟的成功经验,建实用好农业科技服务队,全面推进临沧茶、坚果、甘蔗、咖啡、林下中药材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园区亩均效益。深度挖掘临沧旅游资源,以沧源全域旅游舞起全市旅游产业龙头,深入推进“旅游+”和“+旅游”,积极培育文旅、农旅、体旅、康旅等旅游新业态,提升“摸你黑”“亚微节”等影响力,扩展“UP耿马”等旅游IP,打造集文化创意、体育竞训、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创训养”基地,让大家都来临沧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突出生态保护抓落实。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抓好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治污水、治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水生态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绿美临沧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广“小三格”“大三格”等简易实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让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

突出民生福祉抓落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建设,扎实稳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就地就近就业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坚持以“小切口”改革服务大民生,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当好“编外校长”“编外院长”,加快补齐教育卫生等社会民生事业短板,把“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做到位,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突出扩大开放抓落实。坚持内外一体、双向开放,加快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经济带建设,深化与缅甸等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大抓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让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临沧汇集,把临沧建设成为云南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重要门户。做大做强临沧边合区,启动实施孟定清水河口岸国际无水港项目,加快建设清水河智慧口岸和4类海关指定监管场地,总结推广镇康“343”边民互市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口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形成以岸兴园、岸园一体的发展格局。

突出边疆治理抓落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全力以赴守护好边疆、发展好边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沧。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不断优化边境管控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以边境繁荣促进边防稳固。

实干是最有力的表态,实绩是最响亮的见证。我们将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反腐、发展、惠民互促共进,突出“快”字转作风提效能,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奋力推进临沧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