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关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小气候孕育了筇竹这一独特的资源,被誉为“中国筇竹之乡”

尽管大关的竹资源多,却因为乌蒙山脉、五莲峰山脉等高山大川的阻隔,难以让外界所知,难以为市场所用,制约着竹产业的发展。

闵行对口援建大关以后,将大关县筇竹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帮扶。

古镇竹香

文/杨克元

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竹被称作“君子”,是坚韧不拔、高雅纯洁、正直刚毅的象征。这不仅描述了竹子本身的特点,更是对表达了高贵品质的追求。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竹子一样坚韧、高雅、虚心有节。最近,我连续两次去七宝老街参观了令竹·大关筇竹馆,即令竹竹器艺术馆(下称令竹馆),印象愈加深刻,不由兴奋击键,码下一些文字,以赞叹七宝古镇为打造“七香雅生活”,推出“七香小总部”的经济文化的创新举措。竹香者,令竹馆独领风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竹馆坐落于七宝老街富强街,在保留传统竹器的基础上,主要展示有工艺品属性的竹编器物。当我走进这座以竹子为原料而编织成的各类艺术物品时,其精致、高雅、细腻、美观当羡惊艳绝伦。其造型、色彩、工艺、品质大可叹为观止。几台椅榻之秀丽坚固,包篮帘架之美观玲珑,不得不佩服大山竹子的优良品质和竹编师傅的高超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竹馆的竹子来自2000公里以外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那里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筇竹之乡。大关县现有筇竹面积达102万亩,占世界筇竹面积的70%以上,年产竹竿超亿根。茂密纵深的竹海,在独特的乌蒙山区气候孕育下,生产出了筇竹密度高、竹节美、壁厚匀。每一件筇竹产品,又经过了防霉、防蛀、防裂、调直、塑形、组装、打磨、上色、搽漆等32道工序,才使竹艺产品呈现出如此醇厚的质感和迷人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抚摸着这些筇竹做成的竹编工艺品,如抚摸到了大山峰谷的山风清泉,如聆听到了竹海深处的雀叫蛙鸣。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待我们的小赵娓娓而谈。她说,竹制品不仅实用,而且环保,更是大众童年的回忆。如今,随着复古浪潮的到来,竹制品越来越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家居容器或装饰品,它是人们对回归质朴生活的现实体现。而令竹馆正是适应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而脱颖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艺也在不断革新。手工艺人不仅拥有顶尖的制竹手艺,也对竹编产品的设计融入了更多的创新思维与现代元素。令竹馆的工作人员表示,传统竹编在当今并没有过时,仍旧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表达。希望中国竹编艺术能在七宝古镇传承发扬,历久弥新。目前,令竹馆内陈列着竹编工艺品近千件,其中,以筇竹为原料的拐杖、毛笔、茶盘、八仙桌、茶几、太师椅、书柜等竹编工艺产品,以其古朴典雅,清新脱俗的品貌,每天迎来众多的“爱竹之客”参观、选购、定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宝古镇,从前就有一条竹行弄,也就是一条竹器街,就在靠近蒲汇塘桥南堍的南东塘滩。随着令竹馆的落户七宝,让竹编艺术在七宝古镇有了传承。七宝古镇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古镇,自古就有“郡东第一镇”的美誉。粉墙黛瓦、名人故居、非遗传承……漫步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领略江南水乡的厚重历史,感受古今楼台的完美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有梦与美景,也有诗和远方;这里,有情与生意,也有干和追求。烟火气、商业味、人文范弥散在每一个角落。近年来,七宝镇着力打造文化荟萃胜地,打造七香雅集,品七香雅生活。书香、茶香、墨香、酒香、竹香、花香和馐香,香香出彩,香香入神。令竹馆就是竹香的一个高地,一个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竹馆,让今天七宝增添了文创艺趣

令竹馆,让千年古镇弥漫着诗意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杨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