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庐山6月18日消息(记者胡斐 见习记者周蓓)一句庐山天下悠,道尽了庐山历史之悠久、文脉之悠长、山川之悠远、生活之悠闲。

千百年来,这座大山引得无数先贤巨擘、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前来一览其风貌,或吟咏诗词歌赋,或挥就丹青墨笔,或筑庐隐居,寄情山水之间。可以说,庐山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诗词高峰。世界上没有哪座山,像庐山这样,深受风流人物喜爱,以至于拥有多达1.6万首的经典古诗词。

在庐山,总会让人感叹,青山不老,诗人不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令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天上流云(央广网发 黄晓敏 摄)

诗词里的庐山

庐山有山,既有怪绝嶙峋的奇峰,也有意趣横生的幽谷。苏轼在庐山南北“神游杳霭间”,他“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提笔留下了传颂千年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有水,流泉飞瀑、碧潭深渊遍布山涧幽谷。李白五次登临庐山,筑庐五老峰,隐居九叠屏,把酒高歌。他“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写过关于庐山的诗词四十余首。初次登临庐山,就被香炉峰瀑布惊艳,留下脍炙人口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有花,当“人间四月芳菲尽”,庐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始盛开,惊喜异常的白居易欣然赋诗,歌咏这人间春色的归处。他盛赞“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四季风光令他陶醉,尤其钟爱春天的桃花和杜鹃花,“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庐山有云雾,烟雨中的庐山,时而“云物腾涌”,时而“众峰凛然”,朦胧又飘逸。在庐山三峡涧,看见奇峰在烟岚中若隐若现,山泉奔涌,瀑布飞流,唐寅写就了“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拍江西庐山磅礴壮阔瀑布云(央广网发 胡晓山 摄)

庐山还是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他在庐山的怀抱里,一弦清风就着半瓢浊酒,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诗词里的庐山充满魅力,不仅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座真正的“人文圣山”。这些生命力旺盛的诗词,至今仍然绽放着迷人光彩,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有着温暖人、鼓舞人的文化力量。

从“庐山恋”到“链庐山”

庐山,是古人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网红山”,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人文历史纵贯古今、连通世界。

1980年《庐山恋》电影热播,让庐山与电影结缘,孕育出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高山之上,尽显浪漫。依托资源优势,庐山乘势而上,连续四届举办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共同把庐山打造成为爱情电影创作的大本营、爱情电影营销的主阵地、爱情电影成长的新坐标。同时,丰富拓展电影《庐山恋》的内涵与外延,深入挖掘浪漫情山人文内涵,努力打造婚恋爱情主题旅游目的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庐山霞满天(央广网发 张弛 摄)

这是庐山打造文旅IP,树立旅游活动品牌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庐山从诗词出发,以光影为媒,通过政策引流、宣介增流、活动聚流、创新拓流、优质服务暖流,精心策划和推出一批引爆燃点的流量活动、文旅IP,扬庐山名气、聚景区人气、树庐山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庐山牯岭街游人如织(央广网发 刘家 摄)

此外,庐山还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两云一中心+四类应用”智慧庐山新格局。借助VR技术,让游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穿越庐山千年历史文化,欣赏不同季节的美景,在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中访问热门景点、文物、风景,体验飞越庐山、虚拟驾驶、翼装飞行等项目,丰富拓展文化旅游的边界、方式和深度,形成数字文旅新业态和新消费。同时,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和文创融合战略,创新推出一批研学、民宿、非遗、文创、康养等新业态,做大做强云雾茶品牌,加快智慧庐山建设和应用,助推文旅热起来、人气旺起来、消费火起来。

何以庐山?

历史的指针拨回至当下,人们喜爱庐山又有了新路径一一以诵读的方式打开庐山,用声音唱响经典,让经典深入人心。6月22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江西站活动将在庐山正式启动。

今天,我们为什么仍要诵读经典?启动地为何选择庐山?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精神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诵读经典,是为了感受诗词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让经典发“声”,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庐山 宛若仙境(央广网发 魏东升 摄)

而庐山,风景雄奇险秀,人文底蕴厚重,诗词余韵悠长,一大批经典诗词文化,等着我们去探寻、去品味、去感悟、去传承。李白浪漫的想象,五柳先生的超然,苏子的诗意与哲学,阳明的笃行……都得以在庐山的诗词、石刻、遗迹中窥见,思绪遄飞,可越千古。

来庐山吧!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