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活了42岁。

却激励了中国亿万青年。

陈忠实在他的影响下写出了《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在他的激励下写出了《秦腔》,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马云因为他的作品,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期。

而他自己在42岁这一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跟妻子签下了离婚协议。

他无奈地说:我那老婆咋就跑了呢?

接着他又说:我想回家了,我母亲一个月时间就把我喂胖咧。

然而,还没等他回家,他就在医院冰冷的病床上永远的离开了,他的生命定格在了4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唯一的遗产竟然是一张一万多元的欠条。

他就是路遥。

这么一位伟大的人,他自己的生活为何过得一地鸡毛。

很多人都替他打抱不平:他这么伟大,不该如此!

01

说起路遥,我们就不得不追溯到他的童年。

路遥7岁时就被父亲过继给了伯父。

他跟父亲一路要饭到伯父家的经历,给他的童年心理留下了很大的创伤。

当然,这样的创伤有一部分也源于他自己的选择,当父亲骗他自己要去赶集,想要趁机溜走时,将路遥留在大伯家时,路遥早就知道了。

而他只是躲到了一棵大树背后,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泪流满面。

路遥后来回忆说: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我大哭大闹抱住父亲的大腿,让他带我回家。第二条就是留在大妈家里,可以有机会读书。而我选择了第二条。

路遥本来与同龄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被苦难早早的催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没有孩子的大妈对路遥如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对待,并让路遥入了学。直到路遥上一年级,他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老师才给他取名王卫国。

在他的童年中,几乎都被贫穷和饥饿占据。

他说:饥饿使我一阵阵眩晕,同学们都在外面活动,我却不敢站起来,我甚至觉得脑袋都是一个负担。

考初中时,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大伯跟他说:考不上就考不上,刚好回来劳动。

路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参加考试,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延川中学。

路遥将考上学的这件事描述成一件不幸的事情,这种不幸就是他考上延川中学对于大伯来说并不是喜悦,而是感到又一次给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然而,令路遥感到温暖的是,那些村民们却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友爱。

他们将家里救命的粮食分出一些给他,几个老爷爷还将儿孙孝敬他的玉米面馍塞到路遥的衣袋里。

这些暖意虽然微小,但它却影响了路遥之后的创作心理,无论多么苦难的生活,在他的笔下都变得温暖有力。

大伯即使不喜悦,还是不想可惜了路遥的才华,将他送到了学校。

18岁那年,在大学生上山下乡的浪潮中,路遥还当上了县长,他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初恋林琼。

那是他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他连大家挤破头都想进的军工厂名额都让给了林琼。

林琼并没有念他的好,还在他最失意的时候抛弃了他。

路遥县革委的职务被取消,恋爱受挫。路遥哭了一鼻子,又缝好自己的伤口重新出发了。

一次壮丽的失败,就有可能产生一次辉煌的胜利。

1969年初,他在干爹刘俊富的帮助下,在马家店小学任民办教师,这让他有了早期诗歌创作的机缘。

他在这个时候创作了《车过南京桥》,并发表在《延安山花》上,之后他就成了《延安山花》这本发行量在28.8万册的文学期刊的主要创作者。

路遥的勤奋,让县领导发现了他的才华,将他保送到延安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大学时,路遥总是背着一个“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帆布包,头顶放着柳青的《创业史》和一本《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辩证主义》的书。

而路遥上学是没有收入的,他上学的钱主要来源于女友林达。

巧合的是林达是路遥前女友林琼的发小,在路遥与林琼恋爱时,林达默默地暗恋着路遥。在林琼与路遥分手后,林达对路遥展开了追求。

虽然当时除了林达,有点才气的路遥追求者很多,但他没有看上那些出生农村的女孩子,而是选择了知青林达。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林达能供他上大学。

的确,路遥上大学是林达供的。那个时候,路遥与林达的爱情是浪漫的,通信都是很厚的一沓。

在爱情的滋润下,路遥的才华也达到了顶点,他在刊物上发表了很多作品。

02

毕业后,路遥被分配到陕西作协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

路遥再一次收获了事业和爱情。

经过跟抗战一样长的8年恋情,路遥与林达在家乡延川县招待所结婚了。

苦难的现实生活,塑造了一个苦难的路遥。

然而再次投入写作的路遥并没有将苦难当成作品的主旋律,他的作品里不是突出苦难带给人类的伤痕,而是让改变命运成为人物的主旋律。

他说:我认为一个成熟的民族,不要带这些东西,而是把自己的伤疤舔好,再跳上生活的战车。

路遥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当《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奖后,路遥对于写作的自信也越来越高。

之后,路遥在32岁的年龄,用充沛的精力,耗时22天,创作了《人生》这部小说。

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使得亿万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以《人生》这部小说拍摄的电影,也成为了被奥斯卡提名的中国影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鲜花、掌声接踵而至。

而路遥却陷入了焦虑,他害怕《人生》会成为他创作的顶点。其实靠着《人生》这部小说,他已经在文坛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对于路遥而言,一旦无法创作是痛苦的。他渴望投入更沉重的劳动中。

他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他决定从文坛消声匿迹,他去了毛乌苏沙漠,在沙漠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禅悟后,他重回人民大众的生活。

虽然他不确定他能不能再写出更好的作品,他说:那就像农民一样,即使颗粒无收,来年仍会春种夏犁,不管结果如何。

其实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说明他已做好了过程努力,结果随缘的准备。

从沙漠回来,他就一头扎进了煤矿,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他在宿舍的墙上写下了1-53的数字,那是他初步确定的书的章节,每写一章,他就划掉一个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道,仅是一个开头,他就写了好几天。

他每天从晚上写到天明,多少天里,他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一个屋子里,陪伴他的也只有一只老鼠。

他渴望家的温暖,渴望得到理解。

但是另一头的林达,独自承担着沉重的家务,又要工作,又要兼顾孩子的教育,她怎么能理解这样抛妻弃子去创作的路遥。

有人曾说,路遥也许找一个农村妇女,能照顾他吃喝,他也不会走那么早。但是那个时候,那么窘迫的路遥,他需要像林达这样一个能供他上大学的人。

物质的贫困,让他无法松弛的做选择。

而当他将20万字的初稿投稿到刊物上时,所有刊物都给他退稿了,他们并没有给路遥的作品很高的评价,只有广西《花城》杂志决定刊登。

他没有灰心,过完年后,他便回到县城,继续开始《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创作。

他对物质的生活要求不高,每天吃馒头,喝白开水就可以对付一顿。

路遥说:一个人要完成一件大事,必须要有宗教般的信仰和初恋般的热情。

是啊,他将热情给了作品,却将冷漠给了家庭。

03

1991年,路遥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斩获了茅盾文学奖。

他耗时6年时间完成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

可以说他几十年的努力和追求,终于因为这个奖得到了认可。

此时,路遥却并不开心,而是找到他的弟弟王天乐,也就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原型,他一边抽烟,一边唉声叹气。

王天乐小心翼翼地询问:你有什么困难吗?

路遥尴尬地说:我身上只有五千块钱,这一次去北京,我要买一百套书,送朋友,我自己要存一点书,我最起码还要请一桌饭,我身上的钱还不到所有开支的三分之一。

王天乐后来回忆说:他一个知识分子,写了一部书,获了这么一个大奖,没有钱去领,这在世界上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写作是为了什么,我们就那么崇高吗?崇高到连我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得知路遥的困难后,王天乐二话没说就去找地委副书记冯文德,将路遥的情况跟冯文德说明。

冯文德听说后,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握着王天乐的手说:这个事情我来安排。

王天乐后来跟路遥说:当年《人生》你获奖得了二百块,我给你送五百块。《平凡的世界》获奖,又是我给你送钱。我看诺贝尔奖你就不要得了,去那都是要外汇的,人民币好搞,外汇恐怕搞不到。

临领奖的那天,王天乐将路遥送到了火车站,一路上路遥都沉默不语。

临上火车时,路遥说:X他M的文学。

然后,将包一甩便上了火车。

马云说:是路遥的作品激励了我,让我学会了永不言弃。

贾樟柯说:你不知道路遥的书对一个青年的激励有多大。

陈忠实说:他的作品对我的撞击,是读任何文学作品所没有过的。

1982年,路遥的《人生》发表后,甚至有一位男青年给路遥写信说:你必须给我回信开导我,否则我就死给你看。

除了这位男青年以外,中国亿万青年都将路遥奉为人生的导师,很多人纷纷给路遥写信,向路遥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

路遥没有想到,他用22天时间完成的这部13万字的小说《人生》,竟然能让亿万读者受到震撼。

而这样一位畅销书作家,一位享誉文坛的作家,他用一支笔温暖了亿万人,而自己的身体不仅垮了,家庭也支离破碎。

临终时,他无奈地说:我那老婆怎么就跑了,我想回老家,我回去一个月,我母亲就把我喂胖了。

《平凡的世界》当时的稿费只有3万元,而在作品出版前,都被路遥预支的差不多了,他是个孝子,养父母要供养,亲父母也要养。

当时《平凡的世界》虽然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那时的奖金也仅有5000元。

所以在他去世后,唯一的遗产是一万多元的欠条,所以王天乐才会劝他也不要得诺贝尔奖了,当时怕没钱去领。

茅盾文学奖直到2011年,才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都觉得路遥这么伟大,不该如此。

正如藏克家所说: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路遥虽然故去了,但他的寿命将因为他的作品而无限期的延续下去。他的肉身定格在了42岁,但他的精神影响着千秋万代的中国人民。

参考资料:

《路遥》纪录片

《路遥传》

路遥弟弟王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