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名网友反映长三角区域内多家5KM舞蹈工作室门店闭店。

6月1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5KM公司以及创始人,电话均未接通。

据网友提供的图片显示,5KM上海九六广场店几天前贴出了一则暂停营业的通知。该通知称,上海微单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内部调整,自2024年6月13日起暂停营业。

17日,贝壳财经记者拨打该门店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有学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新办卡花费三千元,还一分没用;另有店铺销售顾问表示,“公司除拖欠工资外,还有很多售卡提成未结清,社保只交到了今年2月”。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目前已经关注该事件,正在了解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KM上海门店闭店空无一人。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KM上海浦东新区九六广场店闭店公告。受访者供图

长三角区域内20余家门店 总部欠租已被勒令清退

企查查显示,5KM品牌背后的运营主体为上海微单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付某宇,任职26家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这26家公司中有21家处于注销状态。另据了解,5KM舞蹈工作室是国内江浙沪地区人气火热的综合性大型连锁舞蹈工作室,开设Hip hop、Jazz、MV dance、编舞、现代舞等近三十种舞蹈课程,从基础课程到进阶SP系列,风格多样。

根据5KM微信公众号上的信息,该舞蹈工作室在上海、杭州、绍兴、苏州、无锡等地至少有25家门店。其中上海、杭州数量最多,各有10个门店左右。贝壳财经记者分别致电公司登记电话均无法接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KM上海来福士广场店欠费公告。受访者供图

5KM总部上海微单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所在地位于上海普陀区长寿路沙田大厦,贝壳财经记者从该大厦所属物业上海沙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5月中旬该业主的合同就已到期,物业方一直在催缴欠款。6月上旬还有员工来上班,但陆陆续续有人在搬运办公设备,目前公司已经空无一人,物业方多次联系公司负责人一直联系不上,目前已向该公司发送解约清退声明。

有学员闭店前半月刚续卡 销售顾问工资被拖欠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该闭店事件影响到上海、杭州、绍兴、无锡等地的学员,多达数千人,且大多学员办卡金额都在3000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KM在长三角多店铺均已关门。

上海林女士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2023年12月初,她在朋友的介绍下,花3000元在5KM百联又一城店办了一张年卡,共有55节课时。办卡之后她上课很积极,目前已经跳了30节课,还有25节课没有学。6月13日,林女士发现该门店所有的课程都无法预约。随后林女士联系了售卡顾问,至今未获得回应。

“当时是觉得他们家门店多,做得很大,而且行业内口碑很好,我也是从其他健身品牌转过来的。”林女士称,没想到这么大的连锁机构最终还是出了问题。目前,她已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并拨打了12345电话,工作人员已将她的情况进行登记,并表示将移交给相关部门。

小李是上海5KM九六广场门店的客户,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她已经在这家门店学习跳舞2年多了。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上万元。在此次事件爆发前的5月28日,她在上课时看到该店的“6·18”活动,被顾问说服续办一张卡,单店55次卡,又花费近3000元。办完卡后因为出差,还没去用过新卡,就发现有人在学员群里喊老板跑路了。她向销售提出退钱,销售表示,她也无能为力,因为她也联系不上公司负责人。

“工资最后一笔是从3月25日发放的,后面再也没发过。”小张是上文小李的销售顾问,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公司除拖欠她的工资外,还有很多售卡提成没有结清,从网上查询到,社保也只交到了今年2月,目前已经是断缴状态。由于她已经连续缴纳6年多社保,再有几个月就可以符合上海落户政策的7年社保,目前她也很焦虑,一边是客户联系她退款,一边是她也联系不上公司,其实她也是受害者。

“6月13日,我还正常在店里上班,下午就听说有店面停电停止运营,紧接着就是听到公司老板‘跑路’的消息。”小张说,据其初步了解,仅上海地区公司员工和舞蹈老师等被拖欠的工资至少已经累积两百万元。

文旅局“已注意正在了解中” 律师建议寻求官方帮助

17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目前已经注意到这一事件,正在了解中。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张姗姗律师表示,目前还无法确定相关公司负责人是否真的“跑路”。如确认是恶意携款潜逃,或明知经营出现问题还骗取预付款的,那么该行为极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将会有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仅仅因为公司经营不善导致闭店,将由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一般情况下公司可变卖的财产将优先偿付员工工资等,第二步才是消费者的预付费卡。她建议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轻易进行大额交易。签订书面合同,对违约责任、经营不善预付款退款等条款要做出特别约定,以防商家跑路维权困难。

门店如若闭店,无法联系上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消费者应尽快收集有利证据,寻求市场监管、警方的帮助,以寻求解决途径。此外,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退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