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SCO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胆胰肿瘤专题

2024年6月16日,第14届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CGOG第十四届年会会议开启了第6日也是线下会议最后一日的日程,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胆胰肿瘤分会场会议同时进行。

胃癌分会场

胃癌分会场于线上线下同期举行,共14.6万人次线上参与。会议在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巴一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刘云鹏教授和巴一教授对各位胃癌分会场的与会嘉宾和专家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今日大会主持人表示感谢。本次会议聚焦多种特殊类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并通过与基础相结合深入探讨特殊类型胃癌的治疗策略。希望此次大会可以带给大家胃癌治疗领域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席:刘云鹏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席:巴一教授

本场会议分为3个专题进行。第1个专题聚焦AFP GC,在解放军总医院白莉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张敬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俊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白莉教授、张敬东教授、张俊教授

首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葛赛教授分享了一例高龄AFPGC患者的临床病例。患者术后出现多发转移,经靶向+免疫治疗后临床获益,但因AE难以耐受无法继续治疗,由此提出AFPGC存在较大异质性、治疗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的思考。随后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锋教授为大家介绍了AFPGC恶性程度极高、病理分型多样、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普遍,且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等特点,详细列举了当前AFPGC诊疗模式的探索,指出目前AFPGC化疗疗效获益有限、免疫治疗疗效尚不明确等困境,未来仍需精准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共同努力。最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引出AFP在胃癌中功能尚不明确的问题后,基于差异性疗效的临床实例,从AFPGC的脉管系统和免疫微环境特点出发,提出未来继续关注异质性、优化治疗方案以及逆转中性粒细胞募集等探索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葛赛教授、陈晓锋教授、张小田教授 (滑动可见更多内容)

在讨论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义富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梁婷婷教授、青海省人民医院祁玉娟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谢琳教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并对AFPGC异构体、靶点表达交叉状态下的治疗选择、辅助治疗及治疗进展后的方案选择等问题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第2个专题聚焦Claudin18.2阳性GC,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小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邱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林小燕教授、邱红教授、曲秀娟教授

首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丹教授分享了一例Claudin18.2阳性GC的临床诊疗病例。患者接受Claudin18.2单抗联合化免治疗后腹膜转移改善,但其余病灶进展后复测Claudin18.2转阴,引发了对治疗响应和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的深入思考。随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邱妙珍教授为大家介绍了Claudin18.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胃癌中的表达特性。邱教授指出了Claudin18.2在胃癌中的高表达与其在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一致性,以及在原发灶与腹膜转移灶中表达的差异性,同时强调了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并无直接关联,并进一步详细介绍了Claudin18.2单抗、双抗、ADC、CAR-T等不同治疗方式与联合或不联合免疫治疗的各类临床试验结果,提出目前仍存在cutoff值界定、不良反应控制以及存在其他生物标志物情况下如何排兵布阵的挑战。最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魏嘉教授介绍了Claudin18.2在不同肿瘤部位表达水平、与其他生物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Claudin18-ARHGAP融合突变对胃癌特定信号通路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等特点,为Claudin18.2作为胃癌明星治疗靶点的潜力和挑战提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刘丹教授、邱妙珍教授、魏嘉教授 (滑动可见更多内容)

在讨论环节,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陈萍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胤瑛教授、北京潞河医院严冬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余一祎教授对Claudin18.2精准检测及结果判读标准、不同治疗模式的探索前景、治疗向前推进的可行性、以及精准靶点分层后的治疗方案选择等问题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第3个专题聚焦EBV阳性GC,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红利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伟剑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赵林教授的共同主持下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刘红利教授、郭伟剑教授、赵林教授

首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谢通教授分享了一例残胃癌伴EBV感染,新辅助化疗pCR后复发,多程治疗后从免疫治疗中长期获益的临床诊疗病例,提出EBV阳性胃癌对免疫治疗敏感的特点,并引出未来进一步临床转化研究方向的思考。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勾红峰教授为大家介绍了EBV的来源及感染途径,以及EBVaGC的不同组织学亚型、诊断方法进展、良好的预后及预后相关因素和不同分期下的治疗模式的研究现状。最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介绍了EBV的感染过程及类型,EBVaGC的发病机制、基因组突变特征、肿瘤免疫微环境特点、免疫治疗有效及耐药的相关机制分析结果,并从EBVaGC免疫微环境出发,结合对其他EBV阳性瘤种的治疗经验,探索更多治疗模式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谢通教授、勾红峰教授、彭智教授 (滑动可见更多内容)

在讨论环节,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莎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贾永旭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佳艺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风宾教授就EBV的致癌性及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针对EBVaGC具有炎症特点的微环境及特殊免疫微环境特征转化研究的可行性等问题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最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对今日胃癌分会场的学术内容进行总结,对各位学者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期待明年的CGOG大会能继续聚焦更多前沿临床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总结:张小田教授

食管癌分会场

食管癌专场上临床问题明确,热点突出,讨论热烈,百家争鸣,共有13.8w万人次线上观看了本场会议。

在食管癌分会场上半场举行了中国肿瘤MDT联盟-食管癌MDT联盟启动仪式,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曹彦硕医生主持启动仪式,首先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致辞,沈琳教授针对当前食管癌诊疗多学科协作的需求、现状和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并且指出了食管癌多学科诊疗的必要性,倡导在MDT联盟搭建的平台上联合国内外多家医学中心,进一步开展食管癌的诊疗研究体系,为多学科模式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席:沈琳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DT联盟中心代表参加联盟启动仪式

联盟启动仪式后,参与联盟的各中心代表纷纷讨论了MDT诊疗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同时就如何打通各科室壁垒,建立并完善MDT规范化诊疗机制问题,结合各自中心的MDT诊疗经验,分享了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DT联盟中心代表发言 (滑动可见更多内容)

下半场学术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冰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社干教授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李印教授、胡冰教授、高社干教授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谭黎杰教授,带来“从外科视角看食管癌器官保留进展与未来。”报告主要从食管癌器官保留的意义和临床基础、食管癌器官保留的研究进展、食管癌器官保留的难点三方面,深入浅出的讨论了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食管癌的器官保留相关问题。谭教授指出食管癌手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能忽视,但当前对食管的功能仍然知之甚少,既往CROSS研究结果提示完全病理缓解者长期生存获益显著,因此食管癌保器官的临床需求呼之欲出。相应的pre-SANO和国内pre-SINO临床研究也是出于同样的临床需求探索食管保器官的可行性,同时报告中对比了国外手术理念和国内诊疗现状。提出了采取主动监测的可行性和实践难点,展示了MRD引入的食管癌治疗监测的临床需求和初步研究结果,并分享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新辅助治疗结合食管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探索结果。最后讨论了保留器官的难点,包括转移复发模式、术前淋巴结转移检测手段缺乏特异性、cCR不等于pCR等等,提出筛选适宜保留器官的患者是未来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对于早期的食管癌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谭黎杰教授

讨论环节外科与放疗科专家就这一问题发表了精彩的见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探讨了术前确认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性,指出了食管癌保器官手术的未来趋势。四川省肿瘤医院韩泳涛教授认为当下谈保器官,循证医学的证据还相对不足,远处转移问题的确认是未来是否保器官的前提。当下食管癌治疗在放化疗包括免疫治疗以及MRD的监测下,可能会解决远处转移的棘手问题,给保器官的执行提供一定保证。四川省肿瘤医院李涛教授作为本时段讨论嘉宾中唯一放疗科医生,认为当下临床实践需要拥抱保器官时代,对保器官的可行性特别是pCR的确认尤其是淋巴结的pCR确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建群教授认为食管癌保器官的落地较为困难,目前仍然面临准确合理的分期挑战,对于cCR的检测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市胸科医院李斌教授来自李志刚教授团队,对于早期的病人可能是保器官的主要阵地,同时也要关注内镜治疗的并发症的治疗。进展期患者新辅助治疗后保器官与否的选择对于患者的筛选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庞青松教授,带来“食管癌的放疗选择与疗效评估”专题报告。报告从极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放疗选择;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放疗选择及评估模式;放疗治愈的长期生活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三方面进行讨论。介绍了JCOG早期食管癌放疗研究,提出对于极早期癌,放疗和手术能否成为平行选择的临床思考。庞教授认为放疗在保器官的决策中同样面临放化疗敏感的人群筛选难题;并且介绍了本中心探索的疗中咬检评估方法的建立,提出机体对放疗的免疫反应,疗中病理分析预测放化疗患者的疗效,疗中病理多维TILs空间分布来预测患者生存。指出根治性放化疗替代手术治疗可切除ESCC,分享了本中心食管癌放化疗患者与术后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比较,指出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与手术治疗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庞青松教授

讨论环节邀请了多个学科专家的参与,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刘芳教授认为放疗在食管癌保器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功能、生活治疗上来看,放疗在保器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放疗剂量和放疗靶区在不同的治疗目的时也需要有不同的考量。山东省肿瘤医院孟雪教授认为如何对中国中国食管癌患者更加细化的分层,清晰的认识每一位患者的复发高危因素是迫切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对于保留器官既一个广义的概念也是狭义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食管癌分期治疗。作为局部治疗手段不论不论是放疗还是手术都是肿瘤治愈的重要方法,作为可手术的患者积极争取放疗时机是具有可行性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艳茹教授作为本环节唯一的内科医生,认为围手术期治疗可以得到一定理想的pCR率,如何筛选pCR高获益人群和如何筛选低复发人群,这对于预测标志物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放疗手术技术和药物治疗的进展,对于食管癌保器官可能会有更多的策略和手段,让更多的患者获益,甚至可以同AI技术相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肖泽芬教授表示,医科院肿瘤医院在多年前已经开始收集与分析保器官相关的数据,她指出放疗在不同分期的食管癌治疗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量研究的更新和发表,疗效监测对于治疗后的活检监测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放疗后的黏膜水肿,对于bite on bite阴性结果要谨慎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鲁智豪教授,带来“食管癌免疫治疗耐药后治疗的选择和思考”专题报告。免疫治疗目前在晚期食管的治疗中占据核心地位。免疫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但是5年生存率仅有10-20%,免疫耐药机制包括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在免疫治疗中成为挑战。随后从效应T细胞排斥、抗原递呈机制缺陷、T细胞功能失活、免疫抑制细胞、外源性抑制因素分析了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的不同机制。并且分享了针对不同耐药机制本中心开展的相应的临床研究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鲁智豪教授

讨论环节有四位教授参与,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教授认为食管癌内科治疗面临着耐药的临床挑战,与肿瘤微环境和T细胞功能异常等相关。因此也推动了免疫治疗新药和手段的不停研发,非常值得期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志伟教授提出,食管的新药研发面临巨大的临床需求,传统治疗方案的不同组合同样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获益。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姬颖华教授认为针对食管癌靶向治疗仍然是值得探索的领域,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进一步筛选人群。同时ADC类药物也是在食管癌仍有希望的新药研发方向,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结果支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教授认为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目前已经得到一致的共识,耐药问题也是比较突出。新药的研发不断探索出新的免疫耐药治疗方案,相信未来仍有更多靶点在免疫耐药中绽放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最后高社干教授对本场会议进行了总结,对于食管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通力合作,既往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外科与放疗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起主导作用,而目前随着内科治疗药物的疗效提高以及新药研发的热度升高,内科的地位已十分重要,未来还需要继续推广多学科诊疗在食管癌中的实践。

结直肠癌分会场

国内结直肠癌领域各位专家就近年结直肠癌综合与精准治疗的进展与挑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讨论。该分会场在线上同时吸引了13.7万人次的观众参与观看。本场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开始,大会主席张涛教授为本次会议致辞。张涛教授首先提纲挈领概括了今日会议的议题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和晚期肠癌治疗的精准评估。张涛教授表示,液体活检和影像学评估为我们的精准评估及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新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席:张涛教授

本次会议的上半场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李健教授、邓艳红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功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治疗模式变迁,他将这一过程总结为“以患者为中心、目标为导向”。陈功教授首从先辅助化疗开始回顾,讲述了直肠癌治疗新辅助治疗模式的变迁,结直肠癌的围术期治疗由曾经的单一因素驱动发展到现在包括免疫评分、ctDNA MRD的更精准因素驱动。以目标为导向,多模式共存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最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强化新辅助治疗(TNT)及相关模式已经成为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治疗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陈功教授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正航教授向大家讲述了结直肠癌精准药物治疗的持续优化。他首先介绍了微卫星不稳定的转移性肠癌患者应用双免疫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免疫进展后的策略。对于这部分患者,双免治疗可能在未来成为其首选的初始选择。而对于微卫星稳定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如何破局仍在探索。在靶向治疗方面,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EGFR单抗进展后的策略优化、抗HER2治疗的不断优化和抗BRAF治疗的增效及逆转耐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王正航教授

针对上述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代恩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静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邱萌教授就结直肠癌治疗的辅助治疗进展进入分子生物学指导时代及转移性结肠癌的免疫治疗决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本场会议的下半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志伟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珊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晰程教授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李志伟教授、曾珊教授、王晰程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俊杰教授详细介绍了ctDNA在指导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探索。他首先回顾了术后MRD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包括MRD提前预警影像学复发,阐述了MRD检测的临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MRD检测方法已经趋向统一,临床研究模式变化逐渐从观察性研究走向干预性研究。接下来,彭俊杰教授对近两年代表性的MRD相关干预性研究进行了介绍,包括ctDNA预测单药免疫的结果和ctDNA动态监测在肠癌肝转移术后随访策略中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彭俊杰教授

接下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晓燕教授从影像视角讲述了结直肠癌治疗后影像学的精准评估,她回顾了直肠癌疗效评价现状,介绍了如何评估肿瘤反应及治疗评估方法的更新,可以分类为完全缓解(CR),近完全缓解(NCR),或不完全缓解(ICR)。此外,张教授总结了新辅助治疗后MRI影像学评估可能存在的多个陷阱与挑战,如粘液腺癌、肠壁水肿等。同时,淋巴结疗效评估方法的更新和新辅助治疗后的结构式报告为结直肠癌影像评效带来了更加规范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张晓燕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许婷教授针对结直肠癌的新药研发进展进行了分享。本环节首先从结直肠癌最重要的MAPK信号通路出发,梳理了针对EGFR、RAS突变、BRAF突变等多个靶点目前的早期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许婷教授梳理了新靶点ADC药物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ADC药物是一片蓝海,有望成为突破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许婷教授

讨论环节邀请到天津大学肿瘤医院邓婷教授、上海第七人民医院石燕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畅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崑教授四位专家围绕MRD在临床中的应用、抗EGFR后出现耐药患者的再挑战、新型成像技术等角度对结直肠癌诊疗进行了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最后,大会主席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对全场会议进行了总结。章真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主要围绕评判和新药两个大的方面,影像 评估的优化、以及液体活检的应用对决定治疗策略产生了影响。周爱萍教授指出无论是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治疗还是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诊疗都在走向精准,包括目标的精准和治疗策略的精准,新药的发展为精准治疗和改善患者生存带来了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总结:章真教授、周爱萍教授

肝胆胰肿瘤分会场

CGOG大会不知不觉已接近尾声,肝胆胰分会场2如期而至,共有14万人次线上观看了本次会议。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梁后杰教授以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沈锋教授共同担任本次大会的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席:梁后杰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席:沈锋教授

会议的第一部分由梁后杰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教授共同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梁后杰教授、赵海涛教授

首先,来自天下仁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的廖家杰教授针对胆道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进行了专题分享。廖教授详细解读了TOPAZ-1和KEYNOTE-966的研究结果,并对两项研究进行了横向对比。他指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给胆道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两项研究3年OS率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基于晚期研究数据,围术期免疫治疗正在积极探索中。紧接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施国明教授介绍了复旦中山医院对于胆管癌的治疗经验。施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对于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筛选的基础研究成果。通过多组学对肝内胆管癌进行分型,发现不同亚型的肝内胆管癌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施教授指出,胆道肿瘤提高总体生存的研究过程虽然漫长,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未来的重点是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以便找到胆道肿瘤精准治疗的靶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廖家杰教授、施国明教授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谢赣丰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应杰儿教授针对胆道肿瘤免疫治疗进行了讨论。谢赣丰教授提出,虽然免疫治疗的加入提高了胆道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但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不到30%,优势人群筛选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应杰儿教授肯定了TOPAZ-1和KEYNOTE-966研究的里程碑意义,她指出免疫治疗后二线治疗的选择也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会议第二部分由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沈锋教授担任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梁军教授、沈锋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袁家佳教授以胆道肿瘤精准治疗进展为主题,总结了胆道肿瘤常见治疗靶点发生率及其治疗药物,详细讲解了胆道肿瘤明星靶点HER2、FGFR2、IDH1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随后,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周军教授就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探索展开分享,周军教授梳理了免疫药物、ADC类药物、表观遗传调节剂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他指出,这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胆道肿瘤的早期研究中展现出有效性,未来期待更多数据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袁家佳教授、周军教授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陈晓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永琨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金璿教授针对胆道肿瘤特殊靶点人群的治疗探索、不同类别药物治疗顺序及合理组合等问题展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会议第三部分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邢宝才教授和李燕教授担任主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主持:邢宝才教授、李燕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项灿宏教授围绕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现状与生存情况进行了汇报。项教授从影响手术的临床实际问题出发,阐述了肿瘤本身的解剖部位、预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手术术式差异、常见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对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及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他指出,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加强术后管理,并依赖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维虎教授以“胆道肿瘤的精准放疗”为题,从术前转化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根治性放疗三个角度全面讲解了放疗在胆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他指出,放疗的临床试验队伍已经逐渐壮大,SBRT或大分割放疗成为精准放疗的主要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讲者:项灿宏教授、王维虎教授

来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刘铭教授和王洪智教授共同围绕胆管癌手术和放疗的难点与热点如胆道肿瘤手术难点、临床辅助放疗开展困难的原因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论嘉宾

最后,大会主席梁后杰教授及沈锋教授进行总结致辞。沈锋教授指出,各位讲者分享了精彩的学术进展,每位讲者都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分享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梁后杰教授对各位讲者的精彩分享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强调,多学科合作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打破专业壁垒,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通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丛琳、张一繁、彭智、董凤晓、曹彦硕、刘婉仪 许婷、许凌霄、薛冉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