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近年来,镇平县以“一约四会”制度为保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优势,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见贤思齐、向善向上、重德行孝在河南省镇平县蔚然成风……

5月20日,镇平县枣园镇沟王村的“杜十娘相亲”活动现场尤其热闹。相亲活动跟春季物资交流大会融合,主打一个受众面广、参与者众、公益性强。活动通过文艺节目、互动游戏等环节,让参与者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寻找自己另一半。活动中,主持人向参与者们普及了高额彩礼的危害和文明婚俗的好处,呼吁大家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俗观念。

活动现场的家长都说,可以让年轻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让他们了解到正确的婚俗观念,为将来的婚姻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些年,在镇平县城开饭店的马飞,回到郭庄乡团中村经营起“流动餐桌”的生意,主要是服务本乡及周边乡镇的红白喜事。

“前些年,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是待一二十桌,要不然会很没有面子。”马飞说。马飞经营的是清真风味,唯美价廉成为周边乡亲们办事的首选。你看我、我看你,相互攀比让红白事请客成为铺张浪费的“重灾区”,看着吃不完的剩菜,马飞是打心底的心疼。

从去年过来,人们办事也不追求排场了,都是三五桌,最多不超过十桌,并且每桌菜的数量上也严格控制,做到够吃不浪费。看到这样的情况,马飞感觉现在人们理性多了,但是自己的生意却大不如从前,于是他决定换个“赛道”发展——开办农家乐。

如今,镇平县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像“马大厨”这样转行的背后,正是一场正在悄然发生的乡村婚俗巨变。

雪枫街道七里庄村民彭德奇是个“场面人”,2023年高考儿子以超600分的好成绩考上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多年没有办事的彭德奇原本打算宴请宾客,为孩子操办一场气派派的升学宴。村支书彭长红在一次饭后闲聊中,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到彭德奇家里,经过多次的劝说,最终使他改变了想法,只是把近亲属喊回来吃了一顿家常饭罢了。

“以前代客都是‘面子工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负担。现在有人倡导规劝,制止了这些不良风气,对我们也是非常有帮助”彭德奇说。村里原来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习,鉴于这种情况,七里庄村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与“一约四会”相结合,将17名“四会”成员和部分热心公益的党员群众纳入网格员队伍。网格员每周至少入户走访一次,第一时间排查收集网格内群众家庭情况、孝老爱亲、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生产生活方面信息,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前些年,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被认为是“人之常情”。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借助“办事”摆阔气的不良风气有“愈演愈烈”之势,哪家办事要是不摆上几十桌,那就是不会事。面对这种“陋习”如何破解?镇平县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完善红白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组织形式、工作范围、操办事务等,规范红白事指导标准、操办流程,明确红白理事会掌握信息、主动介入、填表备案、事主签字确认等路径,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名单、章程、办理流程,都要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目前,红白理事会在全县410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同时,镇平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表率作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积极宣传和落实移风易俗的政策要求,支持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在婚事及其他喜庆事宜方面做到“五带头”,即带头“不请客”、带头“不收受礼金”、带头“不收受彩礼”、带头举行新式婚礼、带头举行节俭婚礼,在丧事方面做到“三倡导”,即倡导节俭治丧、倡导生态安葬、倡导低碳祭扫。严格限制和禁止党员干部以任何形式参与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助长“天价彩礼”行为,自觉遵守操办婚丧事宜“双报告一承诺”制度,做到事前报告、承诺,事后备案。

文艺工作者利用艺术方式创新移风易俗作品有曲艺节目大调曲《高额彩礼害人匪浅》、镇平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儿哼节目《移风易俗倡新风》等,以群众喜爱、接地气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为群众带来了越吹越盛的乡风文明新气象。(南阳镇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谭亚廷 张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