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涯叔,不迷路!⬇️

好算计!男子离婚前贷款45万并转给母亲35万

王女士今年38岁,和前夫宗某曾是大学同学,两人经自由恋爱于2009年3月登记结婚,养育有两个女儿。婚后,王女士将户口从宁波迁到义乌,但因性格差异,两人常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

2018年6月,宗某在微信上向王女士提出离婚。同年11月,宗某向浙江义乌市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他第一次离婚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因为王女士当时生下第二个女儿尚不到一年。

2019年,宗某再次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案卷材料显示,在宗某2018年首次提起离婚诉讼的10个月前,即2018年1月,他曾向银行申请一笔45万元的贷款,借款用途为建房,王女士还签署了《共同还款承诺书》自愿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事后证明,银行发放这笔贷款后,宗某分次取出存入自己另一银行账户,并先后给其母亲转账35万元。2020年,银行以宗某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已违反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约定为由向宗某发出提前收贷通知书。

王女士表示,这笔45万元的贷款并未用于建房和家庭婚姻经营。在她看来,丈夫当时已经决定与自己离婚仍故意向银行贷款,并叫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让刚出月子的自己签字,丈夫取得贷款后又立即将款项转入其母的账户,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经营,恶意制造不存在的夫妻共同债务。

法庭上,王女士提交了一段她跟宗某在2019年4月的聊天录音。这段录音中 宗某称,“我不 是过日子的人,我就是玩玩的人,我就是不想要婚姻。” “贷款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要跟你离婚。”

王女士提供的判决书显示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这笔45万元贷款产生时双方感情已出现问题,宗某系借款人,实际掌控资金,贷款贷出后即由宗某转账给其母亲35万元,宗某未能举证证明此后该款项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法院酌定该45万元债务本息中的40万元债务本息由宗某承担,另5万元债务本息由王女士承担。

关于王女士主张对宗某父母的债权及租金问题,以及对案外人的债务问题,涉及案外人的利益,宗某对此存在异议,故对该部分债权债务不宜在本案中解决。

最终,一审法院判决宗某与王女士离婚,两个女儿随王女士生活,宗某支付抚养费每人每月2000元,直到18周岁时止;45万元银行债务本息中的40万元债务本息由宗某承担,另外5万元债务本息由王女士承担。此外,宗某赔偿王女士损害赔偿金、补偿金等合计10万元。

一审判决后,双方均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王女士认为,这笔45万元本息应由宗某承担,并在上诉中提出了增加损害赔偿金、补偿金等其他请求。

宗某则在上诉中提出,45万元贷款本息由夫妻二人各承担一半。宗某称,虽然有35万元转入母亲账户,但用途为用于自己和王女士共同开寿司店以及归还建房债务,因此应当各半担责。此外,宗某还在上诉中提出一审认定的损害赔偿金过高等一些其他事项。

二审判决书显示,金华中院审理认为,关于离婚经济补偿金问题,根据在案证据以及双方工作、生活和居住情况,以及王女士对子女承担了较多的照顾义务,一审酌定宗某支付王女士经济补偿5万元,无明显不妥。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金问题,根据在案证据,宗某属于婚姻关系存续过程中存在过错的一方,一审酌定宗某支付王女士损害赔偿金5万元,符合本案实际情况。

此外,关于45万元银行贷款问题,从在案证据来看,该笔款项有35万元转账给宗某母亲,宗某未能举证证明该笔转账此后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亦无证据证明王女士对此认可,故一审认为该35万元由宗某承担并无不妥,剩余10万元款项,有5万元转入证券账户后又转回,相关款项用于消费等支出,结合宗某在录音中称“贷款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要跟你离婚”、2018年6月宗某在微信聊天记录中提出离婚、2018年10月双方发生争吵打架、2018年11月宗某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等事实。二审法院认为,从实际情况考虑,在宗某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贷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支出的情况下,剩余10万元贷款亦应由宗某个人承担。

2022年夏天,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终审判决,撤销了一审判决中关于因向银行贷款而产生夫妻共同债务45万元本息的相关判决事项,改判“对于因向银行贷款而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45万元本息由宗某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女士提供的二审判决书

2024年6月16日,王女士告诉红星新闻,去年因一直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中关于子女抚养费、损害赔偿金、补偿金等,宗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王女士表示,由于此前跟前夫宗某等共建的一幢房屋涉及违建,至今无法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也就无法进行财产分割,目前虽然已离婚,自己和两个女儿仍在这幢楼里居住,接下来也会通过相关法律程序来完成这幢自建房的财产分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红星新闻) ‍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一审谁判的?他要是贷450万女的就得还50万?贷4500万就还500万?

网友说:这算盘打得够响了,简直就是在玩火,搁谁身上都得火冒三丈[怒],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曾经的甜蜜感情变得脆弱不堪。

网友说:处心积虑的骗子,终审判决,不仅维护法律正义,正义必胜。‍

网友说:此男真够坏的,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好聚好散都不容易。

冷藏货车遇难8人,知情人称非首次乘坐

据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融媒官微消息,6月15日22时许,一辆车牌号为豫DJ103F的轻型厢式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行驶至叶县洪庄杨镇境内(兰南高速平顶山站出站口西500米加油站)时,司机发现车厢内8人窒息昏迷,迅疾拨打120进行紧急抢救。经全力抢救,截至16日3时,8人不幸遇难。

据洪庄杨镇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 透露,遇难的8人均为洪庄杨镇的村民。平顶山洪庄杨镇曹李村村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称:“她们都是在市里的牛肉作坊打工,做一些包装牛肉的工作,有目击者称事发时车厢中还拉有冷藏的牛肉以及保温用的干冰。”

一名知情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8人并不是第一次乘坐冷藏车返村,但之前都没出事,平顶山到我们那大概20分钟左右”。 “有八个人在这么小的密闭空间的话,用不了多久她们就会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昏迷 。”

资深救援博主@碎叫 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过程中当事人会特别想睡,然后陷入昏迷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每次看到这种新闻就很痛心,世界也很参差,多关心关心弱势群体吧。

网友说: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电影,一堆偷渡的人藏在冷藏车里,结果断电了没法换气了。。

网友说:不止一次!安全意识很淡漠啊。

网友说:配有干冰保温?估计坐车人不知道干冰会产生什么。

请还姜萍一份清净与专注

自闯进一项全球数学竞赛12强后,17岁的中专生姜萍成了当下最热的网络名人。街头巷尾都是她的励志说,线上线下都有她的膜拜者。但不论我们的情绪多么高亢,在此刻都必须冷静下来。因为事情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姜萍妈妈发声”冲上热搜后,有人就质疑,是不是接下来就要直播带货了?更有人指出,这是对姜萍的过度消费,可能引发村民和同学的不满,也有可能影响到姜萍的情绪和状态,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围观一个仿佛“天才”般的人物,好奇可以理解,但也要克制有度。她还是未成年,过度曝光可能满足了网友的“偷窥欲”,却也会影响到她的生活与学习,不会让她再那么纯粹与安然。

在互联网待久了,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些网友热衷于“造神”,也热衷于“毁神”。

有人就指出,当下人们可能因为数学天分而赞赏她,以后也可能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而反感她。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经得起网友用放大镜来审视。一次又一次好事变坏事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网络不仅能助人于无意,也能伤人于无形。毕竟“糖水爷爷”被网暴、“咖啡阿姨”被造谣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当下对于姜萍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各种呈现,似乎是为了烘托或者证明她是一个“天才型”选手。但必须明确,这只是初赛的结果,后面还有决赛。在氛围过热、决赛在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有保护她的行动,更要有不打扰她的自觉。

过去那些年,姜萍都踏踏实实走过来了,接下来,也应该让她安安心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6月22日,姜萍将参加决赛,相比于其他专注备考的选手,姜萍已经花费了一些时间来应对公众,为了让她能以更好的状态参赛,带来更让人期待的成绩,请还她一份清净与专注,并祝她决赛顺利发挥出色,愿她目标实现人生灿烂。(来源:红星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有话说

网友说:姜萍和他的数学老师很像电影剧情啊,混得不如意的天才老师下放到偏僻中专,遇到天赋极高的学生,一起在世界舞台发光的结果。电影一天天别改编小说或者搞翻拍了,这不就是原创剧本吗。

网友说:阿里炒作别太过了,难不成要把别个捧成网红?姜萍这事儿差不多就得了,放过别个孩子,让别个安安心心的好好学习吧…

网友说:别再炒了,再炒影响人家好好生活好好念书了!造神的结果,很可能会像「伤仲永」

网友说:只能说个别地区教育资源问题,内卷程度不一样,姜萍数学上确实有天赋,但是全科卷不过江苏其它孩子也是真的,她的全科分数线在江苏只能上普高,还有滑档的风险。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编辑 | 小火炉

审核 | 心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点个“转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