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

出游旺季到来。

订购机票后,

等待出行的你,

突然接到“客服”电话或短信,

准确报出你的身份信息和航班信息,

并告知你的航班延误或取消,

需要改签或退补差价时,

要当心,

这可能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小陈看到3个手机未接来电,回拨发现是航空公司客服,对方称她购买的机票因飞机故障可以免费改签。小陈根据客服指令下载了视频会议软件并加入会议,通过屏幕共享,客服查看了小陈的移动支付APP、社交软件及手机银行,客服要求小陈打开手机银行进行操作,根据提示在指定界面输入79898,并填写验证码,而后小陈发现银行卡上的79898元被转走,便立即报警。

从作案手法来看

诈骗分子自称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受害者,能准确说出受害人身份信息及航班信息,告知受害人已购买的航班因故无法起飞,以飞“机票退改签”对受害人进行理赔为由,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会议类APP进行屏幕共享,指导受害人转账或收集人脸信息并获取银行账号、验证码后远程将资金转走。

从受害群体来看

25岁至45岁年龄段占比较高,约为70%,其中以“90”后、“00”后为主,反映出部分年轻人群体熟悉互联网但自我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诈骗分子利用了

哪些心理弱点来实施诈骗?

01

恐慌心理

诈骗分子利用天气不佳或航班起飞时间临近,制造紧张氛围,让受害人感到紧张和焦虑,无暇核实信息真伪。经统计,作案时间在航班起飞前24小时内的占比达85%。

02

信任心理

诈骗分子冒充航空公司或票务代理身份,用专业的术语和态度让受害人误以为他们是在提供帮助,并准确说出受害人详细的个人信息,进一步增强受害人的信任感。

如何防范机票改签类骗局?

1.接到航班取消或改签的电话要多方核实,因为航空公司不会以电话方式告知“航班取消或改签理赔”。

2.“机票退改签”理赔请务必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购票平台进行操作。

3.不要随意下载会议软件,不要和陌生人共享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