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重创日寇。日军对八路军的实力有了新的审视,将矛头调向八路军,双方在敌占区展开了激烈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路军当时虽然显露了相当的实力,但并未丢掉敌后作战的策略,尤其对日军的运输补给线持续施压,令日军忌惮极深,对铁路运输线的枢纽位置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驻防。但八路军的进攻方式多样化,屡屡在敌后立功,令日军防不胜防。

炸桥

彼时,杨成武将目光锁定在日军的一处交通运输枢纽处。此地名为漕河铁桥,大桥横亘漕河之上,连通两岸交通,日军的大批军用物资及兵力均途经此地。火车运输线的特点是数量大,而且速度快,效率之高远非公路运输可比,对我军的威胁最大。

鉴于这种情况,杨成武决定对漕河铁桥动手,若此次行动能够成功,将会沉重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但当时面临的难题是,漕河铁桥的重要性不仅我军了解,日军对此也十分清楚,因此派了重兵把守此地,并在沿途设卡盘查,想要炸桥并不容易。

漕河铁桥是一座坚固的金属桥,若想炸断该桥就必须要相当多的炸药才行。否则威力不足,对桥体造成的破坏不足,日军短期内修复以后,不仅无法延误日军的交通运输,反而会打草惊蛇,导致再想破坏漕河铁桥难如登天。

因此,想要破坏漕河铁桥的机会只有一次,而且要一次成功,如何选择执行此次任务的人选,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这次选人的任务确实艰巨,即便身经百战的杨成武也不禁犯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来,此次任务的危险性极高,哪怕是执行任务十分顺利,炸桥以后想要活着回来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毕竟发现漕河铁桥被炸的日军必然陷入疯狂,一场追捕在所难免。

二来,炸桥的任务太艰巨了,既要随身带着大量炸药上桥,还要通过日军明暗岗哨的监视。面对日军关卡的盘查时,还要想办法蒙混过关,这才能顺利走上铁桥。而且,在桥上布置炸药和引线时还是难题,毕竟没人知道桥附近有没有日军的便衣或者汉奸,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性命不保。

简而言之,这次任务的执行者,必须要有超强的特务能力,还要有工兵能力,又要有不畏牺牲的敢死队的精神。选人的条件十分苛刻,杨成武犯难也属于正常,但就在他冥思苦想时,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人。

最佳人选

此人名为宁亚川,是一个河北人。他自幼家境贫寒,但体魄却惊人,长得人高马大,但凡是一对一的打斗,同龄人中难逢对手。宁亚川因此喜欢习武,自幼喜欢钻研练习,掌握了精湛的武艺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宁亚川为了讨生活,经常跟着叔父进山打猎。期间学习了野外生存、开枪射击、布置陷阱等技能,再加上他本来就矫健的身手和强壮的身体,上树、攀岩、徒步无所不会,野战能力非常强。

宁亚川参军以后,在战场上有着特有的感知,适应速度很快。经过在战场上的实战磨练,宁亚川的作战思路越来越成熟,也逐渐意识到,两军作战与两个人单打独斗不是一回事儿,除了两军火力交锋之外,还有很多种作战方式,例如破坏敌军补给线,炸毁敌军炮楼,以及用地雷封锁敌人的必经之路等等。

宁亚川善于作战,但更善于动脑,他的兴趣逐渐开始被爆破吸引。在宁亚川看来,两军交战时,谁能率先拔掉对方的强大火力点,这一方的获胜几率就会扩大。因此,当部队里培训爆破技巧时,宁亚川总是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再加上实战尝试,总结出一套自己特有的爆破策略。

例如,炸毁一座坚固的碉堡,普通人需要两个集束手雷,若能将集束手雷放在一个建筑的弱点上,只需要一个集束手雷就可以做到。不要小看这两者间的差距,毕竟作战期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好不容易冲到敌人碉堡下,因为炸药威力不足而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因此,宁亚川的能力不断攀升,尤其在工兵领域的实力进展最快。平日里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宁亚川的作用,但在一次军队举办的比武大会上,宁亚川大放异彩。由于宁亚川的格斗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很强,再加上参军后练出来的工兵能力,使他的单兵综合能力极高,一场比武下来,赢得了全军将士的喝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杨成武在自己犯难的时候,想到了宁亚川,由他来完成炸毁漕河铁桥的任务再合适不过了。毕竟宁亚川是一个工兵,携带炸药找到铁桥的弱点不难,可以一击损坏铁桥。而且,宁亚川单兵能力强,无论是潜入还是突围,都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不知道宁亚川愿不愿意去。虽然军令如山不容拒绝,但此次任务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而他的前途又一片光明,心里愿不愿意执行这样的任务,对任务成功与否影响很大,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立功

杨成武叫来宁亚川以后,将自己的想法向他和盘托出,最后说明自己要组建一个执行此次任务的小队,由宁亚川亲自带队。宁亚川闻言,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这是一次非常光荣的任务,是杨成武对他的信任,他很愿意肩负重任。

对于宁亚川的回答,杨成武非常满意,随后两人商量了具体的实施计划。宁亚川对于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和部署非常重视,几次前往铁桥附近亲自勘察敌情,摸排敌人的岗哨情况,这才在执行任务当天扮成了穷苦农民的形象,亲自从正面过关卡上桥。

除了他以外,宁亚川还安排了另外两条线,让人带着同样的几十斤炸药,从不同方向靠近铁桥。万一他通过关卡失败,会立刻引燃炸药制造混乱,给另外两条线制造炸桥机会,从这样的安排不难看出,宁亚川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亚川本身就是穷苦百姓出身,所以装扮起来没什么违和感,那种底层百姓的艰辛他再清楚不过。当他来到日军的关卡时,有汉奸耀武扬威的盘查,身后则是日军士兵不停观望。宁亚川主动拿出了兜里的糖和钱塞给汉奸,对方也只是简单查看了伪装好的炸药,没有仔细检查就放行了,让宁亚川此行十分顺利,就这样背着几十斤炸药成功过了关卡。

宁亚川十分谨慎,为了防止铁桥附近有便衣隐藏,他故意捡隐蔽的小路走,不断靠近铁桥。最后有惊无险的在铁桥上安装了炸药以后,正要点燃引信时,突然听到有一列火车驶来的声音。

宁亚川远远望去,发现这是一列日本军列,不时有日本兵从车厢里探头出来。宁亚川判断,这可能是日军运兵的军列,但不管是运送物资还是运兵,只要是日军的军列,炸毁了岂不是更好?

心里涌起这个大胆的想法以后,他停下了手,开始计算着引信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日军的火车越来越近,宁亚川看时间差不多了,立刻点燃炸药的引信,迅速向远处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军列对此毫不知情,列车飞快的前行。就在军列即将抵达的铁桥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铁桥应声坍塌一半,列车若是过去必然会跌落桥下。而列车当时的速度太快,紧急刹车也已经来不及了,最终从断裂的铁桥上一头栽了下去,车上1500多名日本兵全部阵亡。

事情发生以后,日寇的反应非常大。因为日寇当时因为兵力不足,无法控制大面积的土地,一直奉行的都是报复性行动。只要有一个地方有一个日本人被打死,立刻就屠灭这个地方的中国人进行报复,包括孩子和老弱病残,手段极其残忍。

这一次,日军整整一千五百余人被一次歼灭,日寇勃然大怒,立刻调集了大部队展开全面搜索,目的就是要抓到宁亚川等人。但宁亚川在执行任务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准备很充足,这边刚刚引爆炸弹,那边他就钻入了青纱帐中隐蔽起来。

宁亚川野外生存的能力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任凭日军气得直跳脚,却始终没能发现宁亚川的踪迹。最终,宁亚川有惊无险的安全返回部队,立刻得到了杨成武高度赞赏。由于宁亚川的这个壮举太过惊世骇俗,即便是聂荣臻听了也不禁大加赞赏:“他是英雄,一定要表彰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荣臻和杨成武商量过后,决定给宁亚川亲自颁发一块代表着荣誉的奖章,毕竟当时的抗日环境十分艰苦,想要给宁亚川物质奖励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但问题是,就连一个奖章在当时也不好找啊,最后两人还是用一块旧铜板改造成了“奖章”。

宁亚川从聂荣臻和杨成武手中接过这个简陋的“奖章”时,却显得十分郑重,神情也非常严肃。他知道,这个奖章比任何奖章都要珍贵,代表的是组织对他的肯定,宁亚川将奖章佩戴在胸前,向聂荣臻与杨成武郑重敬礼。

但任谁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久后却突然叛逃,投奔日寇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限于篇幅,笔者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讲明此事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