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4日,山西省大寨村虎头山上,郭凤莲的儿子贾小军修建的普乐寺正式揭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填饱肚子,郭凤莲引领大寨人民走向致富之路,如今郭凤莲的儿子却花了3000万修寺庙,要为大寨人民祈福。

相比于人们对于前两位的歌颂,贾小军的这番行为显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花3000万建寺庙到底是祈福还是浪费,当年那个亲力亲为、吃苦耐劳的郭凤莲,为什么会教育出这样的儿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郭凤莲,大寨人心中的一代传奇

提起郭凤莲,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21岁就任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45岁当选昔阳县副县长,亲力亲为带领大寨村走向富裕,被人称为“铁娘子”,她就是大寨人心中的一代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身上有过去人民吃苦耐劳的缩影,也有独立女性昂扬前进的气势,如今已经步入暮年的她,仍然活跃在镜头面前,为大寨村带货致富。

“铁娘子”头衔,当之无愧。

2009年,郭凤莲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女性人物,此时的她已经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头上有了白发,但眼神仍然充满活力,精神面貌不减当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位杰出女性,背后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1947年9月,郭凤莲出生于山西昔阳县武家坪村,那时的郭凤莲是实打实的贫苦人家,往上数几代都是务农。

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她从小就被送到了外婆身边,和外婆相依为命,她的起点比普通的穷苦人还要落后很多。

就是这样一位输在起点上的女性,后来竟然带着大寨村走向富裕,这一切还要从1963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一场洪涝席卷了整个大赛村,当地民不聊生,为了解决这场灾害,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精壮男子们开挖水渠,但是灾害实在太严重了,仅凭借这些男人的力量还是无法解决。

看见此情此景,郭凤莲自告奋勇组织了当地的好姐妹,和男人们一起挖水渠。

她认为男女平等,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女孩子也应该贡献一份力量。当时在灾后重建的现场,由她组建的铁娘子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了那片土地上亮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郭凤莲这个女人很有胆识,很有勇气,她心中有着大女主一般的品格,这也决定了她以后会成功。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生活普遍很苦,大寨村又是个落后的小山村,经过洪涝灾害的侵袭,原本就不发达的地方变得更加艰难了。

据郭凤莲回忆,当时他们一天才只能吃上一碗萝卜面条,经常饿得肚子咕咕叫,但即便如此,她和这群铁娘子军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救灾前线,因为她知道,如果不尽快灾后重建,这个村子就永远不会发展,他们也永远过不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郭凤莲还组织娘子军们一起下地干活、播种,他们不喊苦不喊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到了第二年,看着丰收的景象,她们知道,这一年的辛苦终于有结果了。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郭凤莲在抗洪救灾中的突出表现,加上她日常勤劳肯干的劲头,赢得了村民们的一众好评。

经过村里面的票选,郭凤莲成功当选这支铁娘子军的队长,从此她一边管理着铁娘子军这支队伍,一边跟着村支部书记陈永贵,大寨村在两个人的领导之下,产量由170斤上涨为700斤,足足翻了四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粮食产量紧缺的情况下,普普通通的大寨村竟然能做出这样辉煌的成就,在全国都扬了名,甚至连周总理也震惊于大寨村所做出的贡献,亲自接见了陈永贵和郭凤莲,并为他们留下了一句话。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放到今天来看,这仍然是了不起的荣誉。

从那以后,郭凤莲的名号一炮打响,不止当时的县城流传了她的传说,就连整个山西县的女同志们也纷纷以她为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她还顺利走入婚姻殿堂,与丈夫贾富元生了两个儿子。

工作顺利,婚姻美满,那个时候的郭凤莲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然而在她辉煌的履历中,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而已。

02:带领大寨人民走向富裕,郭凤莲功不可没

1973年,陈永贵被调职,郭凤莲顺理成章地接过了管理大寨村的大旗。

当时的大寨村经过洪水的洗礼,有了村民们的艰苦奋斗,俨然焕发了新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们已经摆脱了食不果腹的窘况,基本上都能填饱肚子了,然而这时的他们离富裕还差的远。

看着当地居民简陋的生存环境和每天单薄的饮食,郭凤莲心中说不出的酸楚。

那个时候,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她心中渐渐浮现,那就是他要带领大寨村走向富裕。

说干就干,当时郭凤莲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在农业上引入全新的种植方法,通过水利化、机械化等一系列的方式,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在她的改革之后,大寨村的土地产量节节攀升,在整个山西都名列全茅。原本郭凤莲打算持续发力,但就在1980年,她被紧急调网晋中果树研究所任职副所长。

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郭凤莲都在果树研究所工作,无暇顾及大寨村,大寨村也因此停滞了十年之久,直到1991,她又重新被调回大寨村任党支部书记,这时她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的理想才得以延续。

在前十年的时间里,郭凤莲主要解决的是提升粮食产量的问题,而在后十年,她重新回到大寨村,那时候的家家户户都已经学会了机械化生产,在这方面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么多年在外地任职,加上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让郭风莲意识到,一个地区仅有农业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发展工业,带动村民们提升收入,才有明确的未来。

就这样,郭凤莲上任之后就不停向外寻找可以合作的工业伙伴。

1992年,她顺利地与江苏的一家羊毛衫厂签订合同,对方同意落户大寨村。

这一成果意味着,大寨村有了第一个工厂,同时这一工厂能够解决大寨村男女老少的就业问题,提升了全体居民的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时间,原本居无定所的人终于有了工作的机会,之前在家里带孩子没有收入的女人也能够在工厂里找到工作,家家户户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过得好了,整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人们都很感谢郭凤莲。

看着村民们满意的笑容,郭凤莲并没有停止脚步,她还在不停地和其他工厂洽谈合作,在她的带领之下,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落户大寨村,后来甚至连村民自己都给开办了工厂,整个大寨村摇身一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单位,村里还出现了许多个万元户,完全脱贫致富,成为了榜样标杆。

那一年,郭凤莲才算真正实现了带领村民致富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大寨村的村民都以种地为生,后来大寨村各类工厂林立,完全将名头打了出去,尤其是当地一家叫大寨核桃露的公司,主营新鲜的核桃露,带领村民们积极种植核桃,一年的营收就超过了5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凭借着先进的经验,郭凤莲被其他的村子也评为励志标杆,他们纷纷前来学习,原本已经走上富裕道路的大寨村,变成了周围村子的领头羊,先富带动后富,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前大寨村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人们的生活极其紧张,经过郭凤莲几十年的带领,后来的大寨村已经成为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子,工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其创造的经济价值连很多城镇都比不上。

这样一个地方,经济变好了,各项福利政策肯定也有所保障。

大寨村会为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1000元的补助,在当地上学的学生减免学费,还设立了养老金制度,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条件,现在很多的村子还都达不到,可大寨村却遥遥领先,可见,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村的进步有多么明显。

有资料显示,2002年,大寨村的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4000元,总收入比20年翻了整整400倍。

到了2020年,大寨村的经济总产值已经达到了2.6万元,人均收入2.4万元。

这样的辉煌成绩,现在很多村子达不到,这也注定了他们会被写入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郭凤莲作为带头人,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她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女性,当之无愧。

03:母亲带领村民致富,儿子却用3000万盖寺庙,到底是祈福还是浪费资源?

郭凤莲是大寨村的传奇人物,没有郭凤莲就没有现在辉煌发达的大寨村,时至今日,郭凤莲仍然乘着直播的东风,在直播里为大寨村带货。

她想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的心,令人动容,然而这些年里,真正让郭凤莲饱受争议的是他的儿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郭凤莲的长子贾小军耗费3000万在村里建寺庙,很多人认为,建寺庙的行为与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裕毫无关系。

还有人说,贾小军一家都信佛,他之所以建这座寺庙,是因为当地流传的一个传说,村附近的山头里有一只虎和一条蛇,二者相互斗争,影响了大寨村的风水,建这座普乐寺就是为了镇压这两头巨兽,确保居民风调雨顺。

虽然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有用,但自从普乐寺建成以后,这座寺庙就成为了大寨村唯一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人前来观光打卡,无形之中又为大寨村提升了旅游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贾小军和母亲郭凤莲的愿景也是殊途同归,他们都共共同将大寨村,带向了更辉煌的明天。

你如何评价郭凤莲的儿子花3000万建寺庙的行为呢?

参考资料
[1]山西新闻联播《两会后,申纪兰、郭凤莲回到村里……》20180328
[2]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