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正式成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2024年,迎来了黄埔军校百年华诞。今晚,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档案》带您走进一位收藏黄埔档案、寻觅家族历史的老人——单补生,了解黄埔精神的传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三代与黄埔结缘

珍贵档案讲述家族历史

单补生的祖父单懋统当过黄埔四期教官,父亲又是黄埔十六期生,一家三代与黄埔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单补生收藏黄埔档案,整理家族历史,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了解祖父生平,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补生的祖父单懋统少年求学的时期,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他在校期间,受到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积极参与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即使面对白色恐怖也毫不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单懋统进入黄埔军校,担任第四期政治大队队附兼教官。在黄埔,他与共产党人恽代英等合作编写教材,共同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为培养革命人才倾注了心血。在单补生所收藏的《黄埔军校四期同学录》中,就有祖父单懋统的戎装照片。今晚的节目中,我们将为您揭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封百年前的家书

道出单懋统人生最大的遗憾

黄埔四期从1925年7月到1926年1月在全国招生,总计约两千七百名学生。黄埔四期可谓将帅辈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有林彪、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段德昌等。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掀起了高潮,“打倒军阀、恢复共和”的声浪在黄埔军校响彻。此时,担任教官的单懋统也渴望上战场,然而这成为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6年10月22日,单懋统给远在法国巴黎求学的侄子写下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以草书写于宣纸之上,成了单家极为重要的收藏。1926年6月,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动员令后,单懋统多次请求参加北伐,但校方以其担负教学重任为由不予批准。一封百年前的家书,揭示出单懋统怎样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京潘家园的书摊上

一件极为重要的藏品出现了

单补生的父亲单培新同样毕业于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与日寇进行殊死战斗。抗战胜利后,单培新因栽军而复员,考入了中央警官学校甲级警官训练班第一期。2004年9月15日,单补生在北京潘家园书摊上淘来了《中央警官学校甲级警官训练班第一期同学录》,里面有单培新的照片和资料。找到这本同学录时,单培新已经去世多年,于是,这份档案就成了单补生思念父亲极为重要的藏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单培新的遗物中,还有一件单补生珍藏多年的证书。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颁发的、参加北平和平解放的《起义人员证明书》。1949年,在北平即将迎来新生之际,单培新跟随傅作义将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为北平免遭战火破坏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单培新加入了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这是个特殊的群众团体,其分支机构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它究竟发挥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晚21点,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档案》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