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自建立以来,前六期的毕业生质量很高,尤其是第一期和第四期,其中第四期入学人数有2680人,毕业人数为2654人,黄埔第四期的毕业人数,比前三期的毕业人数总数还要多,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名将,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毕业于黄埔四期的10位共产党名将。

1、林彪

林彪是湖北黄冈人,黄埔四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叶挺独立团任见习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跟随朱老总南下转战各地,1928年跟随朱老总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

上井冈山后,林彪受到了重用,先后担任红四军28团营长、团长,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林彪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指挥部队取得了平型关大捷,1938年被阎锡山的小兵所伤去苏联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被派到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四野大军从白山黑水打到天涯海角。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文革开始后,林彪走上了不归路,1971年阴谋败露后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

2、刘志丹

刘志丹是陕西保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后相继在湖北、安徽、陕西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1928年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志丹

1931年之后他相继担任西北反帝同盟军副总指挥及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副总指挥,红26军领导人之一等,1935年红十五军团成立后,刘志丹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1936年4月,刘志丹率红军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为纪念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3、伍中豪

伍中豪,湖南耒阳人,黄埔四期毕业,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后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伍中豪参加指挥大小战斗百余次。1929年3月,伍中豪升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同年5月在攻打龙岩时,歼灭敌军陈国辉旅2000多人。之后伍中豪又先后担任红十二军军长、红二十军军长等职。

1930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时,伍中豪担任红一军团下辖的红十二军军长,同年10月,伍中豪与警卫排战士到赣西南各县去调集红军独立团集中,途经安福县城,突遭敌安福靖卫团袭击,在突围中弹尽粮绝,被靖卫团杀害,时年2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伍中豪

得知伍中豪牺牲后,毛主席咬紧毛巾,好几天没有出门,脾气刚烈的红三军团长彭德怀,集结5000红军战士,将安福县靖卫团团团围住,一举聚歼,并活捉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罗汉苟,彭德怀亲自监斩,红12军政委谭震林操刀,在一万多红军的声讨声中,罗汉苟人头落地。红20军军长曾炳春双手捧着伤害伍中豪的凶手的污血,洒在了伍中豪的墓中。

4、曾中生

曾中生,湖南资兴人,曾是鄂豫皖苏区的最高领导人。

曾中生在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曾中生被派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在苏联参加了中共六大,同年冬天回国。

1930年9月曾中生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当时正值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曾中生到了鄂豫皖苏区后果断地组成中共临时特委和临时军委,统一指挥反“围剿”斗争,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同年4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第二次围剿,曾中生再一次指挥部队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中生

1931年5月,张国焘到达鄂豫皖苏区,成为鄂豫皖苏区的最高负责人,加上当时张国焘制定了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曾中生坚决的反对张国焘的错误方针,因此他不断地被张国焘打压,一度被降为独立第1师师长。

1933年9月,张国焘以“右派首领”等罪名逮捕了曾中生,对他长期监禁。1935年6月,红一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曾中生非常高兴,他给中央写信请求出来工作,不料信件落入张国焘手中,张国焘不允许曾中生与中央领导们见面。

1935年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张国焘派人将曾中生秘密杀害于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时年35岁。

5、段德昌

段德昌是湖南南县人,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政治部工作,1927年,段德昌担任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二十军三师二团党代表,参加了当年的南昌起义。

1928年,段德昌与周逸群。贺龙等人组织领导了年关暴动,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此后历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红6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红三军红9师师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德昌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段德昌率领部队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在当地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1932年秋,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导,段德昌未能挫败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被迫转移。

1933年,段德昌在肃反运动中被杀,时年29岁。1952年,毛主席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他也入选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彭德怀元帅的入党介绍人。

6、袁国平

袁国平是湖南邵东人,黄埔四期毕业,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9年被派到湘鄂赣地区,此后他先后担任红5军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袁国平本来是在大西北的陇东地区任职,不久就被派到新四军任职,担任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新四军政治部主任,成为新四军的领导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国平

1941年皖南事变后,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杀,在万分危急之际,袁国平挺身而出,指挥被打散的一部分部队继续突围北撤。激战中,袁国平身负重伤,为了不拖累部队突围,举枪自尽,实现了“如果有一百发子弹,要用九十九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做俘虏”的诺言。

7、唐天际

唐天际,湖南安仁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土地革命时期,长期在红一方面军任职。抗日战争时期曾在129师任职,解放战争时期长期在东北地区工作。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后,部队被改编为第二十一兵团,由唐天际担任兵团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唐天际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改革开放后曾担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8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天际

8、陈俊

陈俊是湖南宜章人,1925年入黄埔四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湘南起义后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井冈山时期陈俊相继担任红四军二十九团三营党代表、营长,红二十一纵队党代表、红二十二军任团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黄坳、龙源口等战斗,1930年3月25日,在攻打澄江战斗中牺牲,时年2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俊

9、陈毅安

陈毅安时湖南岳阳人,黄埔四期毕业,1927年跟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而后陈毅安相继担任红4军31团副团长兼1营营长、红八军第一纵队纵队长兼任长沙战役前敌总指挥等职,率部参加扼守七圾岭、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战斗,指挥了黄洋界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安

1930年8月7日,陈毅安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不幸腰中四弹,英勇牺牲,年仅25岁。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核批了一批著名的革命烈士,陈毅安位列第九。

10、李天柱

李天柱是湖南耒阳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他跟随贺龙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跟随朱老总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了井冈山。此后李天柱参与开辟了赣南、闽西、湘赣革命根据地。

此后李天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28团第3营10连连长、红六军(后改称红三军)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第二纵队纵队长、纵队司令员、红八军军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任红军独立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团长。1935年春率红24师4个连向广东东江方向突围,4月在江西寻邬(今寻乌)战斗中牺牲,时年37岁。

小结:

上述10位毕业于黄埔四期的我党名将,他们有的牺牲在革命道路上,有的见到革命的成功,这些人当中成就最高的就属林彪了,可惜他最后却走上了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