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齿疼痛,去医院检查发现是智齿发炎了,这个时候到底拔,还是不拔呢?今天就来跟重庆松山医院口腔科专家一起来了解孕期智齿那些事。

什么是智齿?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齿。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什么样的智齿该拔呢?

1.挤压邻牙的智齿;

2.肿胀、疼痛,反复发炎的智齿;

3.无对牙咬合的智齿;

4.阻生智齿。

为什么孕期智齿容易出问题?

妊娠期孕酮和雌激素水平升高,造成口腔内环境的稳定性变差,所以孕妇易罹患口腔疾病。

孕期智齿容易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智齿冠周炎:由于智齿萌出不全、异位或阻生,牙冠部分被牙龈覆盖,与牙龈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齿冠周炎。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当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毒力增强时,便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炎症,严重时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间隙感染。患智齿冠周炎的孕妇不仅张口受限,吞咽困难,胎儿及母体的营养状况也会受到威胁,更可引发焦虑、烦躁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邻牙病变:目前人们的食物比较精细,所以颌骨比较狭小,当智齿萌出后,根本没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智齿,生长空间不足,可能会导致智齿斜靠在第二磨牙上。智齿位置靠后,不易清洁,就可能腐蚀邻牙,造成智齿和邻牙的病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邻牙病变。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无法建立正常咬合关系:没有对颌牙,没有正常咬合,智齿伸长,容易引起咀嚼不适,同样也可能会对口腔粘膜健康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法建立正常咬合关系。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孕期智齿出现问题该怎么办呢?

怀孕前

女性在准备怀孕前,即使牙齿不疼不肿,也应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有问题应及早治疗。了解智齿的萌出情况,尽早拔除符合适应症的智齿。

孕期

原则上孕期不建议拔除智齿。特殊情况下,怀孕第4—6个月期间,可以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拔除。

孕期口腔护理小知识

孕早期

孕早期妊娠反应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漱口水代替牙膏。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可以使用小苏打水来漱口,能够抑制细菌病毒在口腔内的生长繁殖,而且可以保持口内的碱性环境。

孕中期

妊娠反应有所缓解,孕期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很大变化,牙龈黏膜充血、水肿。所以孕妈妈们应尽量选择软毛牙刷,顺着牙缝轻轻刷牙,以避免碰伤牙龈,引起出血;牙膏应选择含氟、木糖醇的。

刷牙只能够清除牙齿表面,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留和牙面上的软垢,借助牙线就能够很好地清理。

孕晚期

坚持刷牙,做好口腔的清洁。

饮食合理

妊娠期要对食物进行合理地选择。在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及蛋白质的前提下,为了保证胎儿乳牙胚的形成,应选择富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尽量少吃过甜和过酸的食物。

加强妊娠期口腔检查

孕前期(3月之内)、孕中期(4—6个月)、孕后期(6个月以后),各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孕期牙疼不要随意用药

需要咨询专业口腔医生。(重庆松山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