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评价谁才是金庸笔下的第一大侠,就要搞懂一个概念何为大侠,金庸在《神雕侠侣》第二十回侠之大者中借郭靖之口说出来对于大侠的定义。

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扬名天下,成为受万众敬仰的真正大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靖也用生命来履行这一承诺,在练成不世武功之后,他没有选择归隐江湖,而是号召天下群雄守卫襄阳,坚守在襄阳城数十年,最后城破生死,和黄蓉共赴国难。可以说郭靖是金庸笔下的第一儒侠,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可以说他是岳飞的翻版,始终是每个人中国人所尊敬的大英雄,大豪杰。精忠报国,杀敌御侮是他至高无上的使命,即使知道襄阳城注定要失陷,南宋朝廷注定要覆灭,但是为了身后千万百姓。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是无怨无悔,保家卫国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他的侠义观念,他的高风亮节也感染指引着杨过成为一代大侠,神雕侠侣结尾那一场倾世大战,包含了太多人希望,染尽了太多人的鲜血,真是气吞山河。黄药师、一灯、周伯通这等归隐江湖几十年的前辈,也参加这场大战,固然是襄阳存亡关系南宋国运,或胡或汉,在此一战,同时也是受到郭靖感召之下,才毅然守卫襄阳,不惜身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的一生是有情有义的一生,他出生中宋辽矛盾最为激烈的时候,背负着血海深仇,在不知道自己身世之前,他带领丐帮帮众抗击契丹,为世人敬仰。身世之谜揭晓之后,他一夜之间变成不为世人所容的契丹杂种,屡屡受人陷害,经历曲折悲壮。曾经被仇恨蒙蔽双眼,在打死阿朱,误伤阿紫北上之际,逐渐成熟,民族平等观点逐步树立,悲天悯人侠义情怀初步确立。在少林寺中血海深仇王图霸业尽归尘土,他也大彻大悟,放下仇恨,彻底成熟一个胸襟无比广阔,思想境界绝高的大侠,为此萧峰在雁门关外以身死换来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的死气壮山河,风云含悲。但他终于是死于自我毁灭,金庸即使不忍,终于能写下他的结局,而郭靖这个人物,是金庸青壮年时期创造的,包含着金庸先生家国情怀。郭靖贯穿射雕三部曲,时间跨越最长,着墨最多,描写最为完整。金庸先生其实对郭靖是有偏爱的,当他坚守襄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金庸早已安排他的命运,但他不愿意看到一代巨侠的陨落,那一个手持长剑,挺立襄阳城头的男人最后的结局,所以才在倚天屠龙记中借人之口说出郭靖的命运。实在是太艰难了面对郭靖的死,那最后的一战该是如何悲壮惨烈,令人不忍卒读。

郭靖才是金庸笔下的第一大侠,不对,是巨侠,无可争议的巨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