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7日消息(记者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31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08万亩。近10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年均发生9.2次沙尘天气过程,与近30年同期年均12.5次相比,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依托农田防护林网,华北东北等粮食主产区4.5亿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我国还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努力和成就为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