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敌人,是自我的满足——伟人。

公元207年,给刘表当保安的刘备,当时已经接近了知天命的年龄,这一年他三顾茅庐你,而得到了还不到而立之年的诸葛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呢?

他自谦自己是个种地的,但真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以诸葛亮当年的家世背景,单纯种地是不太可能的,隐居才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说法。

那么诸葛亮在隐居期间都在忙点什么呢?

可能闲暇时间真会种点地,不过他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用了学习和交友了,要不然一个庄稼汉也不会有卧龙的绰号,也不会有人向刘备推荐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出山之前的诸葛亮,应该是绝对没有进入过体制,亲自体验过具体的政务,也没有加入过行伍,亲身感受过血与火的实战。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之后,刘备给诸葛亮布置的任务,也主要偏重于政务工作,至于传说中,因为诸葛亮亲自出马才赢下的赤壁之战,其实真实的核心人物是人家周瑜,刘备这边唯一出了点力的,也只是帮周瑜袭扰曹操后勤的关羽。

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刘备第二个大的军事行动,就是鸠占鹊巢谋夺了刘璋益州,刘备能拿下益州,主要是连诸葛亮都点赞的法正的功劳,而且刘备在益州得手之后,在军事上就更加信赖法正,而诸葛亮则是继续“足兵足食”的内政工作。

益州之战结束之后,刘备又和曹操在汉中打了场硬仗,此次跟在刘备身边的行军军师,正是法正,诸葛亮的工作依然是后勤,再后来就到了关羽威震华夏的荆襄之战,此战基本上是二爷的独角戏,诸葛亮也没有参与。

此次战役让关羽殒命,后续就是刘备御驾亲征的夷陵之战,此时虽然法正已经死了,但是刘备仍然没有让诸葛亮跟在自己身边,而是继续让诸葛亮负责内政工作。

公元223年,刘备因为夷陵之战的失败,而郁郁而亡,他临终之前,把皇位传给了亲儿子刘禅,把军、政大权分别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

等到转过年来,诸葛亮找理由当上益州牧之后,诸葛亮才真正开始染指军事,也是这一年,诸葛亮有了亲自指挥军队的记载,而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在刘备集团干了十多年的内政。

在这一年的小练兵之后,诸葛亮的高光时刻到了,他开始频发北伐,且几乎每次都能让曹魏那边胆寒,可以说是充分地展现了他在军事上的建树。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曾经“务农”到快三十的大龄青年,又干了十多年的内政,怎么突然就学会带兵打仗,且还打得虎虎生风呢?

诸葛亮的例子不是孤例。

东吴那边曾有一个叫步骘的大臣,他曾一度当过东吴那边的丞相,而在他之前,担任过这项职务的人,是曾经在夷陵之战中击败刘备的陆逊,如果再往前追溯,我们还会发现,步骘在陆逊死后,曾主抓过一段时间东吴对蜀汉的军事工作。

那么这个步骘是出生于将门世家,还是早年出生于行伍呢?

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步骘也算是大家族之后,但是呢,他家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中落得不要不要的了,他本人早年为了生活,曾干过种瓜卖瓜的活。

后来他进入东吴体制之后,也是先干的文职,但是干着干着,他就开始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天赋,再然后他自然就是在军队体系中平步青云了。

那么步骘一个当年只能靠种瓜为生的底层人物,为什么后来会成长为东吴的军事巨擘呢?

曹魏集团曾有一个叫邓艾的猛人,蜀汉的灭国,他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在灭蜀之前,他就曾担任过曹魏西北军区的扛把子,不过邓艾的履历显示,他也不是一直干的都是军队的工作,他早年其实是干农业出身的。

那么他后来怎会精通的军事呢?

这个史书给出了明确的记载,当年在他干农业工作的时候,每有闲暇,邓艾都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要么休息,要找乐子,人家邓艾的业余时间,都用了学习军事知识了,而且他不光学理论,还会经常考察附近的山川河流,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理论联系实践。

也就是说,邓艾之所以后来能成功转型,主要依赖于他的业余学习,有了邓艾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看诸葛亮和步骘是不是就能理解了,这俩人的成功,应该也是不断的学习而来。

由此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成功,应该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学习,而一个人的失败和停滞,也很可能是因为放弃了学习进步。